“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晋·葛洪《抱朴子·明本》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曾经十分珍贵的东西,到如今已经成为居家必备。比如说玻璃,可以说大家对它的存在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在清朝甚至更早之前,玻璃可是十分罕见,并且价值也非常高,许多达官贵人都对其爱不释手,如果拥有一块玻璃就表示其身份非常高贵。
收藏专家马未都曾做客《百家讲坛》时表示,
早在100年前,一小块玻璃就能够换两套房
,
没想到现在,人们都把它当垃圾扔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认为马未都在夸大其词。
事实上,马未都作为资深的收藏专家,一直以系统研究古玩而著称,他说这句话是他多年研究得出的结果。那么,马未都是谁?玻璃真的能换两套房吗?
文章插图
收藏专家马未都
1955年,马未都出生在北京,祖籍山东威海,其人多才多艺,是著名的收藏家,也是作家、学者和编剧。2008年,他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前5,获得“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
曾发表多篇知名小说,与他人共同创作了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
收藏起初只是马未都的一个兴趣爱好。最开始,他喜欢收藏家具,当邻居看到他经常搬回一张张旧桌椅时,还非常不理解,以为他是收破烂的,不务正业。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信托商店应运而生。这些商店主要是收购旧物件,然后转手卖给像马未都这样的买主。
文章插图
在当时,信托商店并不是直接把客户的旧物件收购,而是采取寄卖的模式。随着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于是就会将家里的旧家具放到信托商店寄卖。
马未都也因此在信托商店淘到不少好东西,比如红木的家具。因为当时的老百姓并不清楚紫檀、黄花梨、红木之类家具的价值,所以马未都靠着自己的知识储备收藏到不少珍贵的家具。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未都收藏的藏品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家具,还有陶器、玉器文玩等。日积月累,他的藏品居然达到一万多件。于是,他决定开办一家博物馆,将自己的藏品放入其中,供大家欣赏,这也是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由来。
而由于曾经的作家、编剧的身份,马未都特别喜欢研究藏品的由来,也因此成为一位收藏界知名的学者。
“一小块玻璃就能够换两套房”这个结论就是他自己查史料、学习而得出来的结果。
那么,玻璃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文章插图
玻璃的发展历史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由多种无机矿物和少量辅助原料制成。根据考古学家考证,玻璃早在四千年的古埃及就出现了,因为在当地挖掘出不少小玻璃球。那么,这些玻璃球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欧洲腓尼基人曾用商船运载晶体矿物“天然苏打”在海上航行,途径一座小岛休息。船员在生火做饭时,将“天然苏打”搭成支架,用木材生火做饭。吃完饭后,天色已晚,船员们突然发现锅底的木材灰烬里有些东西闪闪发光,于是将其找了出来,这就是最原始的玻璃。
文章插图
这种玻璃是其实是
“天然苏打”
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后来,
腓尼基
人将其制成玻璃球开始贩卖
。这种玻璃球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见的透明的,而是内部有些浑浊偏绿色,但是由于玻璃在当时属于罕见物品,所以遭到不少人疯狂抢购,腓尼基人也因此大发横财。
推荐阅读
- 马未都:乾隆年间的“月饼盒”,属于宫中珍品,一个价值一套房
- 商朝因何而亡?专家打开3000多年前的古墓,找到了真相
- 80年前,鲁迅偷偷写的“师生恋”情书,看完脸红肉麻到酥
- 推荐3年前看到的这本小说《相见恨晚》,当时看了就停不下来了
- 千年前, 若这个中国人再多活二十年, 之后就没有宋朝元朝什么事了
- 言情文得知五年前被休弃的王妃生了对双生子,整个王府都沸腾了!
- 那个六千年前的虞朝,真的只是老祖宗们瞎编?
- 闽博向你投放了一枚3000万年前的“时空胶囊”
-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 马未都|如果有一种产业是朝阳,那一定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