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杜德源所作的《安济桥》,即蜚声中外的赵州桥。
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爱护名胜古迹,对其要怀有敬仰之心,于是《赵州桥》一文出现在了课本之中。而大多数成年人对于古建筑更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仿佛站在这些古建筑面前,就可以穿越历史和过去的人们来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去,只为一睹赵州桥的“芳容”,可是对于赵州桥的“一生”,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文章插图
一、赵州桥的由来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为久远、跨度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赵州桥从其修建之初到如今,已经跨越了1400个春秋。
其无论是在中国造桥史上,还是在世界造桥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堪称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1961年,赵州桥成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成为国家4A级景区。
赵州桥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制造,起初命名为赵郡河石桥,只因其所处之地为赵县,所跨之河为郡河。除此之外,当地人对于赵州桥的俗称为大石桥,只为区别于建筑结构、艺术风格与其相似的永通桥(古人称其为小石桥)。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文章插图
一直到北宋年间,哲宗皇帝赵煦赐名安济桥,此后便以此为正名,有利贯金石,强济天下,通济利涉,安全度过,万民以福”之意。而赵州桥则是根据地名得来,并且广为流传,故而现在大家仍旧称之为“赵州桥”。
二、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赵州桥屹立千年而不倒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选址合理,当年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于粗砂之地,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力,保证桥身的稳定性。
由现代的勘测技术可以发现,赵州桥桥址区域地层分布较稳定,并且地震时不会产生砂土液化现象,从而保证其能够抵抗地震力作用。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文章插图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便是当时的建造者采用了附近州县生产的比较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石料。同时采用圆弧拱形式,以达到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并且减轻了桥身的自重。
除此之外,建设者们采用并列砌置法,使得桥身各个部分的摩擦力得到加强,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这种方法还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便是可以及时替换掉那些损坏的石块,降低了后世人修缮赵州桥的难度。
三、“消失”的赵州桥
赵州桥修建之初距今已经有1400余年历史,或许屹立在我们眼前的赵州桥并非“原汁原味”的赵州桥了。诚然,后代人会对古建筑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缮,从而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文章插图
赵州桥前后共经历过8次修缮,唐朝、宋朝、明朝、清朝都曾对其进行了修缮。最后一次修缮历时3年,从1955年到1958年。也正是这一次修缮,使得赵州桥“焕然一新”。
因为此次修缮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和修整,甚至加上了防水层,以免出现漏水腐蚀的情况。以及桥面上的栏板都是按照之前的式样重新制作。
此时的赵州桥或许看上去和之前并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其融入的现代元素或许并没有之前的韵味了。
赵州桥的悲剧一生:历经1400年沧海桑田,却在62年前彻底成了历史
文章插图
总结
对于赵州桥的修缮,不少人提出了质疑,经过全面修缮之后的赵州桥还是我们心中的赵州桥吗?它能否代替那座具有独特情怀的古桥呢?
其实我们并不能如此苛责的看待这个问题,试想如果不对这些古迹进行修缮,那我们或者是我们的后代能否有机会看到它们呢?对于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是出于保护它们的目的,而并非是要“替换”掉原有的建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