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治疗头痛的药对配伍规律( 二 )


天麻治疗头痛的药对配伍规律
天麻治疗头痛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显示 , 当代医家继承了古人的组方经验 , 或配伍活血行气药 , 或配伍祛风止痛药 , 或配伍虫类通络药 , 或配伍温经止痛药 , 尤其重视配伍柔肝补肝药(白芍、生地黄、当归)、平肝熄风药(钩藤、怀牛膝、石决明、剌蒺藜)、活血化瘀药(当归、桃仁、红花)、化痰通络药(天南星、附子、僵蚕) 。 还体现出各种治法的综合应用 , 从而以适应头痛复杂多变的病机 。
常用的药对/药队有:天麻配白芍 , 天麻配钩藤 , 天麻配怀牛膝 , 天麻配白芍、当归 , 天麻配剌蒺藜等 。 笔者试结合历代本草对相关药物药性等的认识 , 论述如下 。
天麻治疗头痛的药对配伍规律文章插图
1.天麻配川芎
天麻配川芎是古今治疗头痛常用而有效的配伍方法之一 , 这是由天麻与川芎的性味、功效特点所决定的 。 天麻甘缓质润之性可以滋补 , 又能祛风湿以止痛、平肝熄风以止痉;川芎气香质润 ,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四方面的功效恰合头痛复杂的病机 , 为六经头痛必用之药 。
《神农本草经》川芎“主中风入脑 , 头痛” 。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 , 治脑为风袭头疼、脑为浮热上冲头疼、脑部充血头疼 。 ”
天麻与川芎药对治疗头痛 , 二者相辅相济 , 一升一降 , 既散郁结 , 又平亢逆 , 则清气得升而逆气易降 , 调畅气机 , 通达气血 , 通络止痛 , 实为治头痛的重要药对 。
从历代天麻古方组成中可以看出 , 古方用天麻而不用川芎的极少 , 该药对几乎贯穿于所有天麻治疗头痛的复方中 , 下述其他药对例举的古方中均含有天麻配伍川芎 。 若川芎为主则用于外感头痛 , 若天麻为主则可用于内伤头痛 。 川芎散则有余而补则不足 , 升则有余而降则不足;得天麻潜降补益则相辅相成升降气机 , 清阳易升而痰火易降 , 气血易和而邪气易解 。
2.天麻配川芎、白芷
《本草经百种录》:“白芷极香 , 能驱风燥湿 , 其质又极滑润 , 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 。 ”冉雪峰《大同药物学》谓白芷“润而合之辛温 , 藉其冲动挥发之力以为涵濡灌溉之助 。 ”天麻得川芎、白芷则祛风止痛之功力胜 , 天麻镇潜之性可制川芎、白芷辛温走窜 , 川芎、白芷辛散可助天麻走肌表巅顶 , 且三者皆兼濡润 , 又可与滋阴药相互化合 , 可用于风寒头痛、寒湿头痛、痰厥头痛、肝寒头痛、气郁头痛、血瘀头痛、血虚头痛 。
圣饼子(《普济方》引《余居士选奇方》)、祛风清热散(《仁术便览》)、淡婆婆根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祛风清上洗药(《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上抑火汤(《何氏济生论》)、防风雄黄丸(《杨氏家藏方》)、风药一字散(《古今医统》)、追风散(《传信适用方》)、神仙透空丸(《洪氏集验方》)、太一丹(《传信适用方》)等方都是天麻与川芎、白芷同用 。
3.天麻配川芎、白芍
川芎为血中气药 , 能化瘀滞 , 开血郁 , 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白芍微苦能补阴 , 略酸能收敛 , 《名医别录》谓其“缓中” , 实即养育肝脾二脏之阴 , 收两脏之逆气 。
川芎、白芍相配 , 一动一静 , 一散一收 , 辛酸相合既可补肝气 , 又可开肝郁 。 白芍益阴力强以补天麻甘补之不足 , 天麻平肝力胜能助白芍酸收之不足 , 且川芎、天麻、白芍皆善止痛 , 川芎行气祛风止痛 , 白芍柔肝和肝止痛 , 三者配伍相得益彰 , 能用于血虚头痛、太阳头痛、肝郁头痛、肝火头痛、瘀血头痛 。 现代文献中此种配伍尤其多见 。
4.天麻配天南星
湿痰横行经络 , 壅滞不通 , 天南星善于开络中之痰 , 天麻善于化痰熄风 , 二者皆善止痛 , 配伍应用 , 相辅相成 。 用天麻配天南星治疗痰厥头痛 , 是沿用至今的重要药对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