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阴阳三十六计(二):用“瞒天过海”来欺骗敌人?你错得厉害( 三 )


文章插图
宋辽形势
不过寇准的下场很不好,因为宋真宗后来明白过来,对于寇准拿自己置于危险之地的行为感觉后怕。于是后来贬斥了对方。很多人都因此说宋真宗没点良心,其实这的确是儒家文化的缺点。因为儒家文化提倡的就是要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后来的苏东坡都写文章驳斥过汉代晁错让汉景帝御驾亲征的行为。
这也就暴露出“瞒天过海”这一计的致命弱点,那就是如果后来你的计策暴露了,那真是朋友都没得做。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被人阴的感觉。哪怕你的目的是为大家好,可是对于他自已个人,就另当别论了。其实人家是被当成了诱饵,摆谁身上也不愿意。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真正大气的人不多。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其实往往是在你俩以后不会再有多大恩仇的情况下。
瞒地过海
当然,寇准这一计还是成功了。至少为大宋朝争取了主动。而同样在宋朝,大将狄青的“瞒天过海”就有所不同,因为他要瞒的不是“天”而是“地”,其针对的不是上层,而是他的士兵们。
所谓“人善被人欺”,澶渊之盟在经济上似乎是划算的,却也激起了周边国家的贪念,眼见大宋有钱人软,便谁都想来分一杯羹。就连原来的属国安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也反叛了,派兵打入广西一带。这是有史以来安南进攻中国最成功的一次。麻烦事不仅于此,广西当地土豪侬智高也趁机搞事情了,这下大宋南部边疆也危险了。宋庭没有办法,只好抽调大将狄青南下平乱。狄青之前主要战场在西夏,此番南下,可见情况有多危急。朝庭没底,士兵就更没底,在南征路上,人心惶惶,一个个都在传说南方条件有多艰苦。当年马援南征过,结果回来的半路上就死了。诸葛亮也南征过,一路上的瘴气、毒水、猛兽简直比兵马更可怕。
狄青此次出战也被演成小说《五虎平南》
于是等进入广西,军队发现一座据说十分灵验的古庙。大家便一窝蜂进去求神拜佛,希望神灵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归来,不要死在外面。狄青看在眼里。
于是在晚上,他就把众兵将招集在庙前,自己也进去拜了神,然后掏出一百个铜钱说:“我们的命运掌握在神的手里,我这就请神保佑大军旗开得胜,平定叛乱。如果神同意的话,就让这铜钱字朝上。”
其实这叫“金钱课”,一般来说就拿三个铜钱就够了,铜钱分两面,一面有字,一面没字。只要字朝上的比面朝上的多也算过。谁拿一百个铜钱来试?其他军官感觉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唐太宗|阴阳三十六计(二):用“瞒天过海”来欺骗敌人?你错得厉害
文章插图
铜钱
只见狄青将手朝天一撒,只听“哔啦啦”一阵响,铜钱撒了一地。大家一看,震憾了,一百个铜钱全是字朝上,没面朝上的!
狄青说:“这就是神的旨意,我们必胜!”于是让人用木楔将铜钱全钉死在地上,再把庙封了,说是回师时还还愿。
这一去果然将士用命,一番激战下来,安南退兵,侬智高授首。大军志得意满地回师。路过古庙再开封还愿。一位参将激动地说:“果然是神仙保佑啊!”
狄青笑了笑,启开了一枚木楔,里面的铜钱居然是两面都有字的。
这也是个成功的例子,说明“瞒天过海”有时是必要的手段。特别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有时的确要瞒一瞒。用这方法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曾国藩教你如何“瞒”
其实这最常见的瞒法就是“慌报军情”,其实也未必是慌报,只是有时候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有个典型例子就是曾国藩,他与太平军交战吃了对方很多苦头,眼见被打得丢盔弃甲,报告战况只好老老实实说:“微臣屡战屡败......”
好在老曾请了个称职的师爷,他一看这篇奏章就说:“大人,这样写不行。你这样的话,不是自承其短吗?朝中肯定不会再给你支持了。”
“那怎么办?捏造战果?”老曾犯了难:“那不是欺君?”
师爷却胸有成竹:“看我的。”于是他将“屡战屡败”改成了“屡败屡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