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我们看到,孔子为了补上贵族必备的各种基本功、成为一名合格的贵族,他是刻苦自学,到处请教。
孔子开始学习的时间晚,要赶上别人本身就很不容易了。但更难的是,在努力补课之外,孔子还面临着生计问题。因为孔家早就开始衰落了,并没有多少钱财或土地留给孔子,他得努力找份工作养活自己。那这一讲,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找了份怎样的工作。
说到找工作,第一件事就是要选对老板。你想想,老板要是不靠谱,要么干得不开心,要么干得不长久。那孔子这时候要找工作,有哪几个老板可以选呢?
文章插图
最大的老板是“三桓”
【 孙氏|孔子干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按理说,春秋诸侯列国,掌权的是国君,那大老板就该只有一个,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还真有。因为这个时候,鲁国的国君并没有实权,真正掌权的是三家大贵族,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这三家大贵族,已经连续好几代人掌控鲁国了,被合称为“三桓”家族。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这三家的始祖,是一百多年前鲁桓公的三个儿子。
“三桓”这三家大贵族,按照第一代人的长幼排行,依次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叔、季这三个字,在古代表示排行次序,依次是老大、中间的和老小。孙呢,表示他们是这三位始祖的后人。
有意思的是,这三家的权力地位,跟他们的长幼排行刚好是倒过来的:季孙氏地位最高,世代掌握鲁国政权;叔孙氏次之;孟孙氏最弱。
这三家的名字有点复杂,记不住没关系,之后会不断提及。这里你只要记住:鲁国的政局,就是这三个家族说了算。我给这种政治局面取名为“贵族共和”,或者叫“寡头共和”。
要知道,这三家不仅控制了朝廷的局面,整个鲁国的土地也都被他们瓜分了。
那时鲁国没有各级地方政府,实际上承担地方政府功能的,是拥有封地的大小贵族。为了打理好自己的地盘,贵族们自然会任命各级管家,来管理各地的封地,负责收税、处理老百姓的诉讼等工作。你看,这些贵族家庭就相当于地方政府。
本来呢,除了三桓,鲁国还有很多贵族,三桓不可能垄断所有的土地资源。但就在孔子15岁认祖归宗这年,三桓家族搞了一次势力分配。他们把全国分成了四大块,季孙家占两块,孟孙和叔孙家各占一块。
这样一来,鲁国上上下下都在三桓手里头了。其他鲁国贵族的头上,就凭空多了一位主人。
所以,孔子这时候要找工作,就有三个家族的老板可以选。那他会选哪个呢?
按道理,孔子应该选孟孙家,毕竟孟孙家跟孔家有些人情关系。前面第三讲讲我们讲到,孔子父亲孔纥当年替孟孙家打过仗,有过上下级关系。
但孔子并没有去孟孙氏家,而是去季孙氏那里找了一份小职员的工作。这是怎么回事呢?
史书里没有说。但根据常识可以推测,这时候季孙家占的地盘最多,在鲁国权力最大。那季孙氏家的工作机会肯定更多,发展前景也更好。都说人往高处走嘛,孔子也就选定了季孙家。
不要说孔子,就连他的小对头阳虎,现在也是在季孙家干活,而不是在自己的本家孟孙氏。
文章插图
求职目标既然确定了,我们来看看季孙家现在掌权的是谁呢?就是季平子(谥号,名为季孙意如)。他是在孔子17岁那年继承的族长之位,现在的年纪可能和孔子差不多。那这位年轻的老板会看上孔子吗?
孔子的第一份工作
具体的求职过程,我们是没法知道了。但结果史书里写了,孔子成功入职。《孟子》和《史记》里说,孔子刚刚入职的时候,在季孙氏家里做的是基层小职员。原文叫“委吏”,直接翻译就是“管仓库的小职员”。
推荐阅读
-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凭什么他后人也被尊称为衍圣公?答案没那么简单
- 小伙带来瓷器改成的台灯,专家怒道:老外干的!国人不这么混蛋!
- 宋朝衍圣公为何出现南北两宗?元朝的衍圣公是正统?是孔子后裔吗
- 清朝巨人詹世钗:身高3
- 孔子为什么感叹看错人
- 孔子说:“晏子,小人也”;晏子说:“孔某人与叛贼白公是同类”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要盟也,神不听
- 【孔子箴言故事】从政治国——器不雕伪
- 为什么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春秋时期不受欢迎?
- 孔子明明不喜欢巧言令色的人,为何却器重能言善辩的子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