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宋朝商品包装:从取材到设计,既有经济思想也有文化趣味( 二 )


 经济|宋朝商品包装:从取材到设计,既有经济思想也有文化趣味
文章插图
1、透过年龄,看情感:
在《戏婴图》、《傀儡戏婴图》中都有对当时孩童日常生活的详细描绘。据《东京梦华录》中写到:“每年清明,开封市民都要携带儿女,带上“黄胖、山亭、戏具”出城踏青。
所谓“黄胖”就是泥娃娃,“戏具”则指面具。因此,对于出售针对儿童的玩具而言,在产品的包装上就要更加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
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色彩鲜艳,二是造型夸张,就像端午时流行的,具有头大、眼大、嘴大而身小的花脸布老虎。至于青少年来说,对于玩具的创新性、技术性就会相应而有更多的要求,以满足他们对于潮流地追求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而年纪较大的人群在注重商品的便利性和实用性的能同时,也十分容易产生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怀念,所以在面对中老年群体时,产品的包装要注重加入一些怀旧情节,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消费。
 经济|宋朝商品包装:从取材到设计,既有经济思想也有文化趣味
文章插图
2、高度,有时决定了态度:
在商品的包装上,无论图形还是文字,都是帮助消费者迅速了解产品质量、产品构成的有效媒介,因为它们赋予了商品鲜明的特征。
对于喜好舞浓墨的普通艺术文人来说,象征着高雅的菊、梅、竹常常成为他们歌颂和推崇的对象,因此在他们的饰品、古琴、折扇上少不了要写上几句诗,刻上一些花草图案。
如若是到了上层社会,类似士大夫,他们对于商品的包装就更加注重艺术性,在《清明上河图》上也能看出,他们不仅在意商品的本身品质,对于包装商品的漆盒同样在意。许多时候他们会特意选用黄花梨、紫檀这样的名贵木料打制的产品。
 经济|宋朝商品包装:从取材到设计,既有经济思想也有文化趣味
文章插图
“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盒器皿,车担使动,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从食品到一般日常用品,从文字到图案,古人在商品的包装方面有着自己所在时代的烙印,和对不同消费者群体心理的独特理解。
经济|宋朝商品包装:从取材到设计,既有经济思想也有文化趣味】从最为简单的花草树木为原料,按照物品的特点和审美需求进行富有特色的包装,再到宋时这样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时候,为提升产品的消费能力,不仅用了大量的纸张作为包装用品,还利用印刷技术在包装上印字区别,既有利于商家推销,也便于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做出选择。
参考文献:
1、《西安工程大学》
2、《北京印刷学院》
3、《求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