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如山|齐如山的身上,并不只有梅兰芳这一个标签( 二 )


文章插图
齐如山的文字里融入了他本人对民间或农村的记忆,里面随口提到的吃喝故事,都是他本人经历的,或是从老百姓口中听到的。他总是在谈吃之间有意无意地提到民风的淳朴,和寒苦人家四季三餐的酸甜苦辣咸。在对吃的研究上,齐先生秉承了他对国剧的研究精神,所用的方法,有如科学家,逢人必问,亲身采辑,然后分析实验,才能得到结果一样。
 齐如山|齐如山的身上,并不只有梅兰芳这一个标签
文章插图
我们很难将此书定义为纯粹谈吃的美食书,它更接近于关于吃的“百宝箱”,读史的人能探出一点史料,读民俗的人也能看出一点民俗,研究吃食的人也能闻到一点烟火。即便是做面食的人,也能明了自己手里面食的来龙去脉,并忍不住按照齐先生那些详细的做法尝试一下。
若干年来,就很少有人写过民食。就是想写,也可以算是很傻的一件事情。这虽是一件傻事,齐先生却说坚持要写写它。这件事情,倒是合了他“凡事都要傻干”的性情。齐先生曾对中国人不重视民食研究而感到可惜,并预言将来会在国际市场上吃大亏。为了写民食,他走遍了中国的角角落落,这点非常难得。要知道,齐先生是给梅兰芳做艺术指导的,上得去,下得来,才称得上是名士风流。
 齐如山|齐如山的身上,并不只有梅兰芳这一个标签
文章插图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有一天,你成功地做出一碗合格的面疙瘩,那么,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饿死了。”离我们最近的不可能是山珍海味,而是能喂养着我们长大成人的粗茶淡饭,它才是最好吃的,是最养人的,不论你贫与富,还是你走得多远,在最饥饿的时刻,一碗热腾腾的面疙瘩,才是最朴素的,也是最能填饱肚子的家常饭。
 齐如山|齐如山的身上,并不只有梅兰芳这一个标签
文章插图
《面疙瘩》
齐如山 著
齐如山|齐如山的身上,并不只有梅兰芳这一个标签】一把野菜,一地葱皮,一个包子,一碗清汤,要多美味有多美味,要多方便有多方便,这才是百味人间里有烟火气的“中国吃”,这才是老乡亲口中的“真滋味”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