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当年,她曾令苏珊?桑塔格母子俩一见倾心!努涅斯带来新作《我的朋友阿波罗》

这是一本写给被压迫女性的书:说出遭遇,制止暴力。
这也是一本写给普天下爱宠的书:生而为犬,情比金坚。
2018年11月,拥有1/4华人血统的美国女作家西格丽德·努涅斯凭借小说《我的朋友阿波罗》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也是同年度布克奖入围作品。该书近日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母子俩|当年,她曾令苏珊?桑塔格母子俩一见倾心!努涅斯带来新作《我的朋友阿波罗》
文章插图
■分享会现场
诗人胡桑、作家傅踢踢和项斯微日前受邀与读者一起分享了这部小说,畅谈弥合生活的两种方式——写作,以及,来自人类那些“不说话的朋友”的陪伴。
在这部作品里,努涅斯构想了一个特殊的创意写作机构,用以疗愈人们心中无法言说的创伤。而女主人公在与一条名为阿波罗的大丹犬相知相伴的过程中,对作家的使命、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产生了更多的追问……
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导师(也是情人)自杀身亡,留下三位心术各异的夫人,还有一个无言的哀悼者——大丹犬阿波罗。大丹犬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能够再见到它的主人。它不自杀,不哭泣,但是各种迹象表明它可能而且真的会崩溃。
 母子俩|当年,她曾令苏珊?桑塔格母子俩一见倾心!努涅斯带来新作《我的朋友阿波罗》
文章插图
■西格丽德?努涅斯
作者西格丽德?努涅斯生于1951年,她的父亲是中国和巴拿马的混血,她的母亲是德国人,她身上拥有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1976年,当时只有25岁的努涅斯以《纽约书评》助理编辑的身份,经朋友介绍,去给当时正处于癌症术后恢复期的“美国公众的良心”、著名学者苏珊?桑塔格当助手,由此进入一代知识偶像的私人生活。
当时,努涅斯浑身散发着异域混血的气息,长着一张青春混血的面孔,又是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硕士,曾令苏珊?桑塔格母子俩一见倾心。
她一边帮苏珊?桑塔格打字回信,一边与桑塔格的儿子谈起了恋爱,两个年轻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但是分分合合最终也没能走到一起。尽管没能成为一家人,但是桑塔格对努涅斯一生的影响至深。
三十多年后,她以一部立意独特的小型传记——《永远的苏珊:回忆苏珊桑塔格》轰动文坛。
 母子俩|当年,她曾令苏珊?桑塔格母子俩一见倾心!努涅斯带来新作《我的朋友阿波罗》
文章插图
努涅斯执教于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多所高校,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巴黎评论》等媒体专栏作家,目前是波士顿大学驻校作家。她的小说创作涉及移民文化、跨文化交流与冲突等,对性别、种族歧视,人口贩卖,战争创伤等严肃而沉重的全球社会性话题,有着深刻而勇敢的思考与表现。
新作《我的朋友阿波罗》是她的第七部小说。小说多条支线并进,涉及战争创伤、性别歧视、婚姻伦理等当下诸多热点问题,充满了当代知识女性对自身生存环境、对女权问题的探索、拷问与自省。作品在故事架构上所用的实验手法,出其不意地实现了情节的大反转,给人以独特的阅读上的戏剧感。
 母子俩|当年,她曾令苏珊?桑塔格母子俩一见倾心!努涅斯带来新作《我的朋友阿波罗》
文章插图
分享会上,在同济大学教创意写作的胡桑谈到了桑塔格对于努涅斯的影响。“苏珊·桑塔格教她写作的一个态度就是要严肃的对待写作这件事情。这是努涅斯的第七本小说,她的小说都不难的,如果你读英文的话会发现没有什么生词,但是严肃这个事情她做到了,她严肃的对待狗、友谊、写作、生活。”
母子俩|当年,她曾令苏珊?桑塔格母子俩一见倾心!努涅斯带来新作《我的朋友阿波罗》】胡桑指出,《我的朋友阿波罗》就不是一本传统小说。“这本小说不是给读者贡献主人公这样的经典小说模式,而是要探索写作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主人公与朋友的关系这个过程是怎么慢慢完成的,这个过程本身是个问题,就像写作本身成了问题,小说的第一个问题要探讨的便是这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