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此人似官非官似商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死后全城为他送葬

张謇是我国实业救国史上著名的代表人物,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南通、海洋大学创始人。他在民族危机时刻奋起反抗,凭借着百折不挠的实干精神,建立了不少的民族企业,挽救了民族危机,得到了人民的高度赞赏。他认为:实业是挽救中国的最好途径。就比如在经济方面,不论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的蓬勃发展,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中国危机。而政治方面,他也有着不俗的天赋,是近代史上提出“区域自治”的第一人。
 全城|此人似官非官似商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死后全城为他送葬
文章插图
历史上,张謇最卓越的贡献就是大生纱厂,这也是他毕生的心血所在。从设厂自救的风潮开始,到第二年的招商建立新厂,可谓是困难重重。历时一年收集到的资金却不到10万,无奈之下,张謇只得将官纱会用到的机器作为股份抵押,才将新厂正式开业。“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可以说,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由于西方各国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给中国的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当时的大生纱厂取址是在江南,那里人杰地灵是棉花的优良产地,不仅原料价格低且工人费用也普遍不高,又正处于税务较轻的时期,所以,很快大生纱厂就取得了丰厚的利润。据记载,张謇为了大生纱厂的发展,还在周边建立了专业的垦牧公司,围胡造田解决棉花原料的供应需求,不仅不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许多农民的工作需求。
 全城|此人似官非官似商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死后全城为他送葬
文章插图
甚至,在后来的十多年内,他还建立了造纸厂、火柴厂、冶铁厂等一系列质量高、规模大的民营企业。这个时期可谓是张謇最辉煌的时期,这样实力雄厚的商业帝国,使无数人的目光都聚在他身上,同辈之人在他的羽翼之下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在政治方面,张謇也有着不小的理想抱负,他立志将区域自治的方式推广开来。首先,第一步就是获得一个政治经济都能独立存在的辖区。这样的辖区是在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不谈这种思想的先进性,单就其不再是皇帝中央集权的地方,就不被清朝朝廷所接纳。所以,不论是地方官员还是朝廷上的臣子们,都对张謇新建立的行政区加以各种阻拦,破坏。不久后,这一次大胆的尝试,被清朝朝廷用一个提督的位置安抚而告终。这仅仅是在政治上,而后,经济上的打击更是接连而来,在张謇想要同外国的资方进行的商业往来的时候,就被清朝朝廷多次拦截阻断了。在受到了政治、经济两方面挫折的刺激之后,张謇没有气馁,他不断寻求突破,一次性扩建了六个大生纱分厂。不过,这样的方式可谓是极端的,不仅没有考虑到原料的供应更没有想到社会需求的整体平衡。之后,整整八个大生纱厂,就像压着张謇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轻轻一压就可以压垮他。
 全城|此人似官非官似商非商,既无大权也无巨富,死后全城为他送葬
文章插图
这时候的他,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开始在南通广布慈善,建立育婴堂、学校、养老院等一条龙的社会场所,甚至,他还兴修公路、建墓地,以改善当地的社会状况。当然,最为主要的就是替祖国培养了大量的栋梁之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张謇也是推进了社会的发展。只是这样一来,他再也没有办法同时负担八个大生纱厂、各个公司以及慈善事业的运转,于是,他只能开始向外筹集资金。张謇周围的朋友们深知这是一笔得不到回报的买卖,都不愿意向他施以援助之手,这也就是张謇失败的开端。之后,唯一有实力也愿意对张謇施以援助的只有日本公司。面对如此讽刺的境况,最初,张謇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心里几个最大的敌人,自然就包括日本,但是,日本却是唯一对张謇伸出援助之手的国家。后来,在经济压力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张謇不得不接受日本的借款,来维持他的商业帝国及慈善事业的运转。不过,可惜的是日本人不过是披着羊皮的狼,他们在和张謇签订条约后,并没有像条约所写的那样施加援助,他们所谓的救援不过是一纸空谈。在日本人狡猾虚伪的设计之下,张謇的商业帝国很快就崩塌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