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宣化上人:无相,它才能容纳一切相( 二 )


“等虚空界”:那么本来没有样子,现在勉强举出一个譬喻来。这譬喻什么呢?就譬如虚空,“等虚空界”也就是譬如虚空。“等”就是等于虚空那个样子,也就是譬如虚空那个样子,也就好像虚空那个样子。
“等虚空界”,“无所不遍”:那个虚空虽然是空的,却没有一个地方不在虚空里头包括着,没有一样的东西不在虚空里边。因为虚空是无相的;无相,它才能容纳一切相。一切相都没有到这个虚空外边去,所以说,“无所不遍”。
“法界一相”:这个“等虚空相无所不遍”,也就是法界的一相。“法界一相”又是什么?“即是如来平等法身”:这个“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就是佛的一个平等的法身,就是佛的法身。
“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依这个佛的法身,再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呢?叫“本”觉。这个本觉就有不觉的意思在里头包括着。要按着这个字义说,本来它就是觉的。这个本觉又有一个意思,本来它是觉的,可是现在它不觉了。所以讲这个道理,你怎么讲怎么可以,圆融无碍的。你要说,它现在不觉,本来它是觉的,也可以。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来譬喻呢?好像这个镜子,这是个觉,被尘遮上了,它就不觉了。那么不觉,是不是不觉了呢?本来它还是觉的。它那个镜子那光,尘虽然遮上了,它的光并不是没有了。你把尘擦干净了,啊!它那个觉义又现出来了,所以这叫“本觉”。
讲经,讲论,无论讲什么,你要细讲,那个道理多的很。就这一个不觉和本觉这个道理,往千千万万那个理论上去讲都可以的。不过,我现在对你们讲的,就因为最开始讲《楞严经》,本来不容易讲,因为你们都不明白佛法,那时候祇可以浅浅地讲。那么一年比一年讲得深一点,一年比一年讲得多一点,那么够时候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这么一点一点的,这个佛法就明白了。不是说听一部经,听一年经,就统统都懂了。除非你们善根利智,有大善,上上的根,一闻千悟,闻一个道理,那一千个道理都明白了,不必再听了。那才可以的。所以,我给你们讲的经,是看你们的根性来讲的。那么过了三年、五年,或者就不相当了。虽然不相当,你们由这一点浅浅的,可以研究到深的地方去。
那么这讲经,是无有定法。智者就见智,有智慧的人就看见很多智慧;仁者见仁,那个仁慈的人,就研究出很多仁慈的道理:这各人所见不同。所以我现在给你们讲经,我希望你们讲经的时候,也讲自己的经,不要讲我的经。像果宁似的,他自己有一部经,也不要尽看注解。你看你自己那部“果宁经”,照着“果宁经”来讲,OK!
恭录自《大乘起信论》浅释
 也没|宣化上人:无相,它才能容纳一切相
文章插图
也没|宣化上人:无相,它才能容纳一切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