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38年前,她挖出67981枚银元,估价过亿却主动上交,得了什么奖励

在如今的收藏品市场上,民国时期的“袁大头”无疑是抢手货。所谓“袁大头”,即民国初期的袁世凯像银币,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大洋或是银元。据悉,如今一枚“袁大头”的价格已经炒到了上千元,还有愈来愈上升的趋势。
而当年有资格铸造袁大头的造币厂,全国仅南京、广东、武昌和甘肃。其中,当属货币流通频繁的南京、广东和武昌厂铸造的袁大头最多。所谓“物以稀为贵”,由于甘肃厂铸造的最少,如今带有“甘肃”字样的袁大头也是同类袁大头里价格最高的,一枚达到了5000元。
虽然甘肃的袁大头少,但在上世纪80年代,青海有位幸运的女农民竟一次性挖出了67981枚。按照今天的估价,这6万多枚袁大头的价值早已过了亿。这位女农民本来可以一夜暴富的,但她却选择主动将这些袁大头交给国家。而这背后的故事如何?这些袁大头又是谁留下来的?最后女农又获得了什么奖励?还请各位接着往下看。
上交|38年前,她挖出67981枚银元,估价过亿却主动上交,得了什么奖励】首先来看看袁大头是如何发现的。1982年,青海东部贵德县的农民陶金兰和陶恩铭两兄妹承包了县里一段自来水管道。而两人没挖多久,姐姐陶金兰的铁锹突然铲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发出了一声怪异的响声。
几乎是瞬间,一团白花花的物体便从管道上方掉了下来,径直将陶金兰的双腿埋得严严实实。她赶忙把弟弟陶恩铭叫过来辨认,定睛一看,原来是不计其数的银元!
兄妹俩当时就傻了,这么多银元无疑给他们也吓了一跳。不过,他们并没有据为己有,而是赶忙联系了贵德县政府。县政府知悉后,马上派出4名干警前往帮忙,在几人的合力挖掘下,一共挖出了几十个装满银元和银锞的麻袋。事后经清点,一共是67891枚银元,1568个银锞。
如此惊人的财富,绝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拥有的,就连普通的富商巨贾也拿不出这么多钱。并且,这些袁大头全都是甘肃厂铸造的,流通范围进一步缩小。一切线索,都将这笔财富指向了33年前的“贵德王”——马元海。
马元海何许人也?乃是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的幕僚之一。这支发迹于同治年间的军阀,在当时三不管的西北地区可谓无人能敌。而马家军一共分为“三马”,依次是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他们分别管辖的是甘肃、宁夏和青海。
而马元海则是当时三马之一,青海省主席马步芳的表哥。承蒙表弟的光环,马元海当时成了青海贵德地区的总兵。马元海上任后,迅速和当地黑恶势力结为好友,不仅暗中扶持他们参与政府事务。还通过这些势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没多久,马元海便牢牢掌握了贵德地区的政治生态,该地区的财产也被他搜刮了个大概,成了名副其实的“贵德王”。
正义的审判总会到来,1949年,随着兰州战役的打响,我国西北地区也将解放在即。马元海为了防止被清算,特意将早前搜刮的所有财产全部藏了起来,自己则准备动身逃往国外。结果逃到半路,就被我军抓了个正着。不得已,马元海只好向我军投诚。
值得一提的是,马元海投诚后,并没有交代这笔宝藏的下落。而他本人,也仅在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即1951年因病一命呜呼。由于马元海没有子嗣,因此,他这笔财富很可能一直藏在贵德地区某个地方。一直以来,马元海的财富也成了贵德地区的一个传说,多年来前来寻宝的无数,但都是空手而归。
没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笔后人苦苦找寻的宝藏,竟让陶金兰两兄妹无意挖掘出来了。而他们的决定也无不让人肃然起敬,最终将这价值上亿的“甘肃袁大头”,全部无偿捐给了国家。
而国家又奖励了兄妹俩什么呢?为了表彰他们的精神,两人分别被贵德县武装部记三等功一次,陶金兰后来更是成了贵德地区的三八红旗手。而这份特殊的荣誉,显然是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各位读者,你们说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