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欺|坤鹏论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下)

想做到不自欺,一个关键便是,当你意识到想为自己找借口时,赶紧闭嘴!——坤鹏论
 自欺|坤鹏论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下)
文章插图
不管是杀猪盘,还是庞氏骗局,几十上百年来,为什么总有大把人上当?为什么连汤都不用换却总能得手?坤鹏论认为,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自欺。受骗者起初确实受了欺骗者的蒙骗。但是,很快受骗者会陷入到自欺之中,不能自拔,并开始自己欺骗自己。可以说,杀猪盘、庞氏骗局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人的自欺。归根结底,它们其实都是被欺骗点燃起来的自欺大火。如果没有自欺,绝大部分的骗局都无法成立。人最容易发生自欺的,一是生命,二是财富,三是感情。不管是千百年前的先人们,还是当今的科技现代人,只要关乎这三件事,都会让很多人丧失理性,落入骗局+深陷自欺,所演绎出来的荒唐,令人咋舌。但是,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亦或将来,总是不断有人飞蛾扑火。一、自欺的实例我们常说,人生如戏。确实,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扮演着自在的存在,而非以自为的存在活着。这就是萨特所说的一种自欺。萨特关于自欺的例子中最著名的是酒吧侍者。这是坤鹏论在《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上)》中讲到的自欺的第二种类型——自愿扮演和接受他人或社会所强加的存在角色,拒绝正视境况中自由选择的事实性。酒吧侍者总是迈着灵活的脚步轻快地来到顾客旁。他过分殷勤地鞠躬。他的嗓音、眼神表现出对顾客的过分关心。他像走钢丝的演员那样以惊险动作托举着盘子,使盘子处于永远不稳定、不断被破坏、但又总是被他用手臂的轻巧运动重新建立起来的平衡中。他的工作似乎是一种游戏、一种表演和娱乐。他扮演的正是酒吧侍者。而上面所说的那些,甚至可以视为一种酒吧侍者的职业舞蹈。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每一种职业,特别是服务业,都有一套礼仪,酒吧侍者的表演就是一套礼仪,目的是实现其身份。同样,杂货店主、餐厅服务员等都有自己的“舞蹈”,他们的表演无非是让顾客认清其身份。实现身份的这套礼仪、这套 “舞蹈 ”动作到底是什么呢?萨特说,“这些恰好就是为把人禁锢在是其所是之中的婉转措词。”萨特指出,侍者虽然努力成为一种角色,但他不可能是一个侍者,不会像一瓶墨水那样就是一瓶墨水。也就是说,除了自杀以外,自为的存在不能通过一种意志力量的行为而转变成一种自在的存在(注:请细品这句话)。萨特确信,这位侍者是在努力否定自己的自由,比如:早上5点没法选择继续待在床上,而是必须起床。这个人的机械运动展现了他的一种欲望,他想成为他不能成为的东西,也就是一种自在的存在。所以,这个侍者处于自欺中。
 自欺|坤鹏论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下)
文章插图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还能够体会到自欺和说谎之间更深刻的区别。说谎者都会有一个欺骗的谋划,但侍者并没有这样的意图,他没有精心设定骗局去欺骗自己。在说谎中,被骗者被欺骗者牵着鼻子走,始终蒙在鼓里,处于被动地位。在自欺中,被骗者坚定地对真相熟视无睹,没有人逼迫或诱使他这样做,是他的真诚迫使他这样做,比如:侍者就处于主动地位,正是靠了他的执著才维持了自欺。在说谎中,我上当是由于我被外部的他人诱骗。在自欺中,并没有他人(直接、显性地)哄骗我,但是“欺骗”却发生了。如果深究起来,正如《我们用自欺禁锢了自由(中)》里面所说的,自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发生于内部,是我欺骗了我自己,“我”是潜意识,“我自己”是意识。在说谎中,欺骗者设计巧妙的骗局使被骗者无法看清真相。在自欺中,常常是他人竭力帮助我看清真相,但我自己坚持不看真相,我害怕、拒绝看清真相,我逃避真相,甚至取笑嘲讽,乃至痛斥帮我看清真相的人。总的来说,在自欺中,当我们把存在的真实性和超越性割裂后,在真诚的要求下,我们将自身单一化、凝固化,使我们成为是其所是——自在的存在。比如:酒吧侍者,他认为自己除了是酒吧侍者,别的什么也不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