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暑期,为深入了解援鄂校友的抗疫故事、传承协和精神,协和援鄂校友采访支队共26名成员成功邀请多位参与抗疫的协和学长学姐,开展了广泛深入的采访交流活动。采访过程中,学长学姐在给我们讲述抗疫的亲身经历之余,还与我们分享了自身对学习方法、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理解,助力医学生的未来发展。
云端相见 初闻“抗疫”
采访支队首先分别在4月3日和5月2日对李沛学长和罗荷学姐进行了采访。通过这两次采访,支队对疫情期间的医疗信息采集、医疗秩序重建等问题及方舱医院中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采访结束后,支队发出《抗疫期间的人文医学》和《协和担当,英雄凯旋》两篇推送,总体介绍协和抗疫情况,并邀请李沛学长作为嘉宾参加党建活动,将经验介绍给更多的同学。
6月26日,在完成前期的调研后,支队通过推送《云采访招募|你不知道的抗疫故事》进行队员招募和采访活动的初步宣传,最终共招募了26名成员参与。
暑假期间,支队于线上一共采访了12位学长学姐:丁欣学长、弓孟春学长、蓝国儒学长、江伟学长、张鑫学长、吕遐学姐、范思远学长、杨刚学长、宋锴澄学长、张磊学长、徐源学长、郭帆学长。他们有的是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有的是麻醉科医生;有的支援于一线的医疗救助,有的支援于信息/大数据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协和学子、援鄂医生。在采访中,他们讲到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看待宣传、如何看待遗憾;讲到尊重死者、找到热爱、协和的情怀;讲到临床与科研的调节、医生与患者的相处、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他们的身体虽然疲惫,但心却炽热真诚。
采访结束后,支队产出了多篇采访稿和推送。其中,推送《ICU:生与死的守门员》《医学信息专家:数据王国的炼金师》《来自武汉支援医生的12段分享》(即《句句谆言|抗疫校友的一句话》)还被纳入“清华对话100+10”活动成果中。
线下见面 活动深化
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同学们有了更多信息需求。经过全支队的问题征集,前后共计三次修改采访纲要,增添如“如果您再次回到预科,还会选择做什么”,“如果想要成为ICU的医生,需要准备哪些素养”等问题,在记录抗疫故事之余,聚焦医学生能力培养。
【 学长学姐|云端采访:亲手记录协和校友的抗疫故事】为了创新交流模式,探索采访新维度,采访支队分别于7月18日,7月25日组织三场线下见面活动,共计六位同学与张鑫学长、蓝国儒学长、吕遐学姐进行交流。大到择业方向、医学生培养关键节点,小到生活琐碎、时间安排--线上线下结合的采访模式,基本做到让支队同学有问必有答,实现采访机会的高效运用。
文章插图
张鑫学长线下见面合影
为总结宣传实践成果,并就抗疫期间“医患关系与人文关怀”的典型问题进行探讨,支队于8月9日线上举行采访总结与交流会,邀请抗疫校友--陈焕学长作为嘉宾,并与生九第二党支部合作,覆盖约61%的协和九字班同学。会中,同学自发成组,就“疫情期间医患关系变好的原因”,“如何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并由陈焕学长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从实际经验出发进行总结和评论。会后,党支部同学积极提供反馈,成果颇丰。
除此之外,采访支队还积极将校友资源对接基层,与白衣乡路支队合作,邀请罗荷学姐和杨刚学长与安徽阜南柴集卫生院的医生们举行座谈会,在会后,同学们总结采访成果,发表推送《线上白衣|协和牵手基层,助力抗疫1+1》。
故事传播 精神传承
在采访的后期,学长学姐难掩对同学们的关怀,给了支队成员很多实际的建议和期望。“这次采访,让我们有机会能了解ICU医生工作的细节,从而能够体会到医院中各个科室的特点,对于以后我们(医学生)的职业方向选择也有帮助。”支队长宋怡萱同学如是说道。在学业上,范思远学长建议同学们要把基础打牢,掌握多一些通识的东西,把各方面都学好,不需要过早定方向。与此同时,学长学姐们还有给了同学们许多关于生活、社交等等各方面的建议。他们把最切身的感受分享给同学们,希望能让同学们少走一点弯路,多看一点风景。
推荐阅读
- 以“会玩”为主题 这个设计大赛云端启动
- 明天18时整 和舞蹈艺术家杨丽萍一起“云端”歌舞跨年
- 歌颂家国情,北京十一中原创话剧《龙须沟畔的读书声》云端首演
- 走上云端!“文化同根、一脉相承”2020聊城非遗展在台北开幕
- 话剧、电影、音乐会……还有什么不能上「云端」?
- 直播预告丨1226 老洋房里的阿卡贝拉直上云端
- 海峡两岸书法名家“云端”对话
- 开启|“数九寒天”模式正式开启 这些知识你知道吗?
- 新年|致敬抗疫英雄 亿达之声2021新年云端音乐会即刻开启
- 台北|迎新送祝福 共叙两岸情丨上海嘉定与台北大同举办“岁时节令”中华传统诗词迎新云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