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闽都风土—漫谈连江上林街!
连江上林街 , 即今青年路 , 古称崇礼铺 , 是连江凤城的历史老街区 。上林街青年路全长约500米 , 拥有多座百年老宅、林氏宗祠等古迹 。《连江县志》写道:“自县前美政桥直抵南门通济桥 , 名为大市街 。百货骈集 , 商贾所辐辏也 。”古时 , 上林街靠近县衙 , 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商贸基础 。上林河直通县衙前主内河 , 可载客可运货 , 官吏居家多在此街 , 因此百货骈集 , 商贾往来 。如今 , 它与魁龙坊、天王前街、王步街 , 并称为“三街一坊” , 为凤城的繁华街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连江县志》
上林街 , 历来是上林凤鸣林氏的主要聚居点 , 因而得名 。上林凤鸣林氏 , 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在青年路建有林氏宗祠 , 号“思成堂” 。清乾隆年间(1736-1795) , 在主祠北面约1里处建支祠 。现主祠已改建为商住楼 , 支祠经重修建成上林凤鸣宗祠 。林氏人才辈出 , 衡公后裔仅《连江县志》记载有28名进士 。崇礼铺林氏曾出现“七世十三进士”的盛况 , 成为当时连江一大望族 。林氏宗祠 , 曾是连江革命时期第一届农民协会会址 , 人称“红色宗祠” , 也是凤城镇党校一个教学点 , 党性教育基地之一 。
上林街 , 古时又有“芳街”之别称 。据说是缘于这条街设有多处牌坊 , “芳”是“坊”的谐音 。如宋政和三年(1113)建有弥陀寺 , 前有崇礼坊;凤鸣坊 , 举人林治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联芳坊 , 明成化十四年(1478)为举人林彦修、林彦学、林彦明兄弟建 , 坊址在原凤鸣林氏宗祠旁 , 古称坊下街 。上林街的东侧建有玉封长生府马大帝宫 , 后接观音楼 , 雄伟壮观 , 宫前左右两侧有文、武两井 。上林街旧城墙小北门附近 , 原林氏支祠北百余米 , 原建有塔庵宫 。在原林氏宗祠南数十米 , 有黄土井 , 称“连江第一井” 。
今林氏宗祠 , 坐东朝西 , 建筑规模宏大 , 灰瓦红墙 , 四面风火墙 , 四扇三进三天井 , 总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 。大门口雄峙一对青石大狮 。正门石刻楹联为:“五色凤鸣天下晓 , 一声莺报上林春 。”一进门厅四扇通间 , 二、三进皆为穿斗拱木结构 , 硬山顶屋面 。二进双坡顶包脊火墙 , 正厅进深七柱宽敞明亮 , 前面梁枋高挂旌表“凤鸣精英”“京都俊才”“院士”三面匾额 , 中堂挂比干公画像和对联 。三进院子 , 长廊檐桁建造精巧 , 大厅梁枋斗拱结构坚实 , 立两根五彩龙柱 。厅中设有神龛 , 祀历代祖先灵牌神位 , 龛前柱联为行第联 , 龛上高挂“思成堂”堂匾 。大厅及其右旁有180多平方米活动室及配套设施 , 现作为上林街的老人娱乐中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林氏宗祠
上林街的学校陈氏宗祠 , 原位于街口东侧(现为东北街青年路1号) , 也曾是连江历史较为悠久的宗祠之一 。古时 , 上林街内河上的登云桥因桥规模小 , 百姓称之“桥仔” 。在桥仔一带居住的陈氏 , 称为“桥仔陈” 。因设有私塾 , 故称为“学校陈氏” 。后陈氏族人买下私塾斋场所扩建作祠堂 , 故称为“学校陈氏宗祠” 。
学校陈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间(1368-1398) , 具明代建筑风格 , 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 , 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 。宗祠坐东向西 , 大四扇 , 三进两厢廊 , 两天井 , 一花厅 , 土木结构 , 四面围墙 。宗祠前门临上林街 , 街前内河自北向南缓缓流过 。大门左右两边各有双旗杆石 , 右侧还特设拴马柱和上马石 。内河西岸的两棵巨榕和南墙外小山丘的一棵巨榕像三把大伞 , 绿荫覆盖着整个宗祠 。后陈氏宗祠以面积大、肃和庄严之优越条件 , 先后被改建为检察院、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办公楼等 。但尚留后厅 , 作为宗祠供奉祖先场所 。
推荐阅读
- 秦始皇东巡曾踏上这条晋赵古道——《武安风土记》注解(七)
- 漫谈古代历史上的那些盗墓贼,齐懿公是盗墓始祖,曹操盗墓最专业
- 漫谈李中梓对“补脾补肾并重法”的理论应用
- 漫谈车坛人物:第一回 马尔乔内壮年早逝抱憾未见集团合并大业
- 春秋战国科技漫谈:冶铁铸犁、甘石星经、望闻问切
- 淮北:文化惠民工程点亮百姓生活\",\"i12\":\"文明城事 |合肥:非遗进校园
- 北京:包容万方,和谐之都|城事| 中原
- 科特迪瓦|【西非漫谈】科特迪瓦的文化和历史
- 来看|文化漫谈:从“女子主内,家中宰相”,来看古代妇女的地位
- 高雄|蒋勋说红楼为什么受欢迎——两岸文化交流漫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