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自主品牌寻找向上“破冰锤”( 二 )


在他看来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 以性价比为优势的下沉市场和以用户体验驱动的高端市场成为汽车企业竞逐的新赛道 。 更重要的是 , 与过去传统燃油车的发展路径不同 , 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实现了从高端产品到经济型产品的全方位覆盖 。 欧阳明高直言:“现在的格局正是我所期待的” 。
有业内专家表示 , 新能源汽车市场 , 自主品牌能够向上突破并获得市场认可 , 技术创新是根本原因 。 得益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提前布局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实现了技术的提前布局 , 并迎来了技术研发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 。
在近日落幕的2020年广州国际车展上 , 人们很容易发现这样的故事 。 此次车展期间 , 比亚迪的战略级车型秦Plus正式亮相 。 它搭载了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 , 百公里油耗仅为3.8L 。 在满油满电状态下 , 它的行驶里程可超过1000km 。
杜国忠透露 , 作为DM-i超级混动技术的核心部件 , 比亚迪打造的1.5L高效发动机 , 采用阿特金森循环 , 配备EGR废气再循环系统 , 热效率高达43% , 这也是秦Plus实现低油耗的秘诀所在 。
“作为插电混动车 , 秦Plus不仅能享受到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福利 , 产品力、使用体验也超越了燃油车 。 此外 , 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车型的价格 , 与同级别外资燃油车购置落地价相当 。 ”杜国忠直言 , 这将会重塑插电混动车与燃油车之间的竞争格局 , 改变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刻板认识 , “比亚迪将凭此技术发起对燃油车市场失地的反攻战” 。
“比亚迪掌握了新能源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 同时 , 我们将核心技术向全行业开放共享 , 和戴姆勒奔驰、丰田建立了全面技术合作 , 比亚迪的影响力和技术实力已经得到了全球顶尖品牌的认可 。 ”杜国忠直言 , 只有在技术上实现了实打实的国际领先水平 , 才能在与外资、合资品牌的竞争中有反超的自信 。 此次车展期间 , 除了DM-i , 比亚迪还推出了刀片电池、DM-P、e平台模块化、IGBT芯片等技术和产品 。
“让95后看见中国品牌的独有价值”
对于汽车这类大宗消费品来说 , 消费者购买是一个长期、理性的决策 。 这意味着 , 自主品牌要“上行” , 不仅要从设计、动力、行驶性能以及技术等方面重新定义产品 , 更需要一整套的品牌推广组合策略 。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看来 , “十四五”期间 , 聚焦实施品牌战略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点任务之一 。
“下一个5年 , 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 , 而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 是拥有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 。 ”柳燕认为 , 对于致力于“走上去并走出去”的中国汽车品牌来说 , 中国车企要在核心技术、品牌建设、价值主张等方面 , 努力缩短与全球领先品牌的差距 。
以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力军——95后消费者为例 。 根据《2020中国汽车消费指南》 ,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 , 95后活跃的网络表现令他们在选车用车方面呈现独树一帜的特色 , 个性更加鲜明 。
《指南》指出 , 95后年轻用户的消费偏好呈现出四类趋势特征 , 分别为“国潮”“豪迈”“自主”和“夜活” , 这些都与他们独特的个性、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 。 因此 , 在未来的品牌升级中 , 中国品牌需要打破传统 , 突出创新 , 推出更加符合年轻族群用车需求与审美的产品 , 来获得竞争优势 , 赢得市场认可 。
据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透露 , 为了破除自主品牌的历史包袱和品牌困境 , 今年年初 , 比亚迪组建了品牌管理中心 , 并更新了品牌未来发展的方向 。
他表示 , 在“强大中国车 向新而行”的品牌主张下 , 比亚迪提出“科技自信”“品质自信”“民族自信” , 这也将成为比亚迪在“十四五”时期品牌传播的重要方向 。
比亚迪的品牌策略从车型命名上便可见一斑 。 从2012年的秦开始 , 比亚迪以朝代命名的王朝系列车型持续推出 , 颇具“中国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