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城( 四 )


后来 , 他在给山本初枝的信中接着写道:“五六年前我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 , 去过长安 。到那里一看 , 想不到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原来还是凭书本来摹想的好!”
“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这道理那么显然 , 又好像使人难以接受 。如果多少联系起传统文人的类似失望 , 鲁迅的感受恐怕会好一点 。千百年来 , 不知还有多少人只能安于书本里伟大王朝的回溯 , 而流连在怅惘的想象里?
而我们今天的“不见长安”又是另外一个层次了 。即便明代砖城大为缩水 , 真正的长安还安静地倒伏在城外的蒿草和麦田中 , 在鲁迅的时代“现代”化进程仍方兴未艾 。
据说 , 20世纪50年代的西安南郊还有野狼的嚎叫 , 你仍可以看见和城市相对的终南山;80年代 , 新建的大路还不宽阔 , 但是汽车稀少 , 树影婆娑 , 人声稀疏 , 尤其在夜晚 , 你还可以体会到古代行旅的寂寞 。
挟着以加速度递增的动势 , 真正的改变是在你我的眼皮底下发生的 , 我们就这样看着“古代”无影无踪 。我不知道的是 , 就在我乘坐的列车驶过火热的渭原的那些年 , 西安已经启动了轰轰烈烈的对于“四十五片洼地”的改造 。
要知道 , 这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细节 。这些洼地折射出的原本西安城市的丰富地形 , 其实是这座城市记忆的核心部分 , 至今 , 还在回民巷子那些未经触动的地面上有所反映 。
唐高宗就是以所在“湫湿”“卑下”为理由在龙首原上建立新宫的 。八水环绕的整座城市 , 又横贯六道高冈 。被附会为易经“六爻”的长安风水里 , 曾几何时 , 点缀着朱门青琐的亭台、雕栏玉砌的宫阙……这样莽原上的城市经验 , 一路延至画里锦屏一样的终南 。
元朝|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大雁塔广场
(作者拍摄于2009年)
近十年以后 , 当我再次来到西安北郊的时候 , “现代化”显然已经大获全胜 , 高楼大厦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了 , “回到盛唐”的宏伟计划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
其实“现代化”本不是什么罪恶 , 对鲁迅所厌恶的旧中国那种颓唐的气息而言 , 它也许只是一种无情的荡涤 , 毕竟即使是真正的长安也是需要发展的 。可是“发展”与它名声不好的孪生兄弟“开发”其实是一母所生——“进步”和“割裂”实际很难分开 , “有序更新”只是空话 。“新”“旧”有时可以并置无碍 , 但在西安 , 新的人工构物的地形整个覆盖了老的“六爻” , 甚至将后者彻底取消了 , 长安最终丢失了自己的记忆 。
今天的大明宫遗址公园上其实是看不见大雁塔的 , 但是这种系于想象中的视线的可能性 , 对于当代的中国古城尤其意义非凡 。就在北京唤回前门外的“老北京”时 , 它参照了晚清大量西方人拍摄的旧照片 , 复刻出的是图像意义上准确的“新老北京” 。
长安甚至没有这样的旧照片 , 因为明代的西安本来就不是长安 , 现代人更大的雄心是跳跃式地“回到唐朝” 。于是 , 只能根据语焉不详的前朝版刻 , 在钢筋水泥的材料里 , 添加现代人所理解的古代长安人的“感受” 。这样的还魂术都谈不上真的复古 , 它更像是一种催眠 , 在对现实失去了感知之后 , 城市受着莫名的、绝对不是“唐朝”的催动 , 焕发出使人惊叹的时代的潜意识 , 带来了另外一种令我们陌生的“新长安” 。
元朝|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城】它不是长安 , 但又是长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