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城( 二 )


上都城的中心建筑物大安阁 , 是从金人在汉地新设的首都开封 , 强拆了搬过来的 。那 , 几乎是亡国的北宋京城剩下的最后一幢建筑物了吧 。
史载“靖康之变”时 , 宋徽宗经营多年的汴梁大多数锦绣楼台都被拆了做守城器械 , 只有熙春阁因为过于坚固而得以幸存 。它在大都的“化身” , 和那座奇特的竹茎宫殿的命运不会有多大不同 , 或许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不再“中国”了 。
城市的边界从来都没能造就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 , 它只是见证了另一种力量和它之间的消长 。这种人事与自然兴衰成败彼此纠葛的历史 , 是无可想象的巨大经验的集合体 , 由无数和我们同样的生灵的歌哭歌笑聚合成的暗色、厚重、沉郁的一团 。
睁开眼 , 天翻地覆的蒙元时代像一场短暂的春梦 , 很快 , 草原上的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状况 。
被埋没的是现实 , 而依然茂盛的是幻想 。
洛阳:三春流水 , 千年万岁阳春曲
我说的洛阳还在今天洛阳市的东边 , 它是河南偃师县境内邙山南麓的一大片农田 , 改了道的古洛河从它的南端滔滔流过 , 不了解的人 , 完全不会意识到那是中国古代辉煌的都城遗址 。
尽管地方上宏大的“历史保护工程”的阴影正在逼近 , 目前这座荒城还保留着基本的未经“修复”的诗意 , 也没有多少闲人来打扰 。
缺点就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 一切要全凭想象 。除非你认识当地的考古队员 , 至少能为你指点出古城依稀的轮廓 , 或者带你去看若干目前还处于封闭状态的发掘现场 。
东汉建武元年的光武帝所建的洛阳 , 是脚下这“汉魏故城”系统的开端 , 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 对汉魏故城进行了改造与扩建 , 基于旧汉的北宫建造了整一的宫城 , 并加建了巨大的外郭城 , 其面积甚至远远超过初期的现代洛阳城 。
祸患起自528年的“河阴之变” , 自此“天下多事” , 洛阳历经劫难 , 直至东魏天平迁都邺城 , 遂将洛阳宫殿拆毁 。元象元年(538)东、西魏战于邙山 , 北魏洛阳城终化为废墟 。
本来 , 一座城市主要和空间有关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洛阳正是“天下之中” , 是完美的“中央帝国”的象征物 。
驻足隋唐洛阳的定鼎门大街 , 直统统的轴线纵然颇合现代心意 , 实质的焦点 , 却是跨在洛水上连接南北城的天津桥 。
名义上此桥仍在 , 但是四周高楼林立 , 市声嘈杂 , 只好在巨大的城市立交桥下 , 顶着风尘 , 凭空怀想当年神都的盛况—刘希夷《公子行》曾言:“天津桥下阳春水 , 天津桥上繁华子 。”
如同爱德华·吉本笔下的罗马帝国 , 洛阳的衰落同样值得大书特书 。由眼前的穷乏 , 这座城市不可见的过去反而变得越发理想化了——眼前风尘中这个蓬头粗服的洛阳 , 真的曾经是那个敢为“天下之中”的理想城市吗?
元朝|盘点中国历史上那些正在消失的古城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永宁寺塔佛像残片(洛阳博物馆藏 , 作者照片)
洛城的“万古千秋”生动地呈现着循环历史的观念:无论哪个王朝在此奠定它的基业 , 一代霸主们的肉体和命运最终都会归结于洛阳城北的青山之上 , 彼此并没有什么分别 。
城中鲜活的生活 , 山上永久的坟茔 。这种生与死的戏剧性并存 , 或说有限与无限的对峙 , 是在任何一个其他的类似城市中都找不到的 。
有一个故事 , 汉魏洛阳城 , 西北有金谷园 , 西晋的名臣石崇居住于此 , 石崇有妓曰绿珠 , “美而艳” , 为人所觊觎 , 因而为石崇引来杀身之祸 , 而绿珠也慨然为主子坠楼自尽 。
即使此地在成为一片白地后 , 这简单而干净的死亡 , 仍引起“千年万岁”的叹息——其实 , 故事的细节已经被时间淘洗得一干二净 , 就连金谷园的故地在哪儿也成了谜团 , 但它却仍旧是我们造访此地的一个重要的念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