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下就是 , 庞统因为名声逐渐增大被郡选为功曹 , 赤壁之战后因为政权的更替成为周瑜的功曹 , 又因为周瑜去世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 , 庞统又归了刘备 。那么 , 庞统为什么不回到东吴呢?其实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个政权的更替 , 原集团的人员留下来继续为新政权服务很正常 , 像吕布属下的张辽 , 袁绍属下的辛毗、崔琰等等;二是当时孙刘处于联合状态 , 对于荆州的原来官僚体系谁都不可能动 , 尤其是不能在相互之间流动 , 因为那样会破坏联盟关系 。这就是高层各自保持原班底不变的原因 。也就是说 , 庞统归刘备 , 完全是一种政权更迭而带来的不得已行为 , 没有丝毫的主动因素 。尤其是 , 当时的庞统 , 根本就不是东吴集团的核心人员 , 甚至连骨干成员都算不上 。
至于孙权内心里是希望和纵容刘备取西川 , 安插庞统跟随 , 则实在是于史无据 。实际情况是 , 孙权是想和刘备共取蜀 , 但主簿殷观说服刘备不要这样做 , 但孙权还是派出了孙瑜起兵 , 被刘备挡下 。孙权知道刘备是坚决不同意的 , 无奈 , 只好把孙瑜召回 。后来刘备入川 , 留下关羽守荆州 , 孙权听说后大怒 , 说:“猾虏乃敢挟诈!” , 这充分说明孙权知道自己上了刘备的当 。既然是上当 , 那么 , 庞统随刘备入川 , 就不可能是孙权的有意为之 。
对于庞统的建议刘备不采纳或者是只采纳中策 , 是因为刘备求稳 , 而他觉得庞统的计策过于冒进 。庞统为什么会死于阵前呢?这只能说明是庞统求胜心切 。汉中之战刘备也有过这样的表现 , 法正只好挡在刘备身前 , 这才劝得刘备后撤 。庞统为激励将士攻城冲的太靠前 , 被流矢射中 , 纯属意外 。刘备攻打雒城一年多 , 长期暴露野外 , 难道他就不着急吗?或者还是说 , 刘备冲到前面给庞统挡箭就没有阴谋?
最后说一下 , 庞统带着东吴使命一说 , 史书中没有任何的蛛丝马迹 。孙权没有接见过庞统 , 其他还有什么人能够安排庞统完成这么重大的任务?鲁肃吗?这种派遣执行国家级任务的事情 , 鲁肃只能是传话者而不可能是决策者 , 既然是传话者那就应该有孙权的授意 , 而问题是史书根本就没有孙权接见庞统的记录 。史家记史 , 有些事情可能不便于直接写出 , 但他们总会给人们留下一些暗示 , 这样的例子很多 。比如曹操在徐州屠城 , 《三国志》写的是“所过多残戮” 。像庞统带着东吴使命这种事 , 所有史书没有给出过一丝一毫的线索 , 如果只是在自说自话 , 是不是连推理小说也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吧!
推荐阅读
-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哭了至少不下30次?哭对他究竟有多重要
- 三国死得最悲壮的大将,他们一死天上必有将陨落,可谓天地同悲!
- 三国最有气势的七句话,特别最后两句说出来,足以吓退千军万马!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三国之公孙家族第三篇:雄踞辽东
- 三国演义6句话,道尽男人一生况味。
- 三国演义中,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两个角色,吕伯奢和陈宫
- 金庸没写三国故事?其实写了,此人是三国龙套,被金庸写成了宗师
- 三国演义几场顶级武将的巅峰对决,看看有没有你心目中的那一场
- 《三国演义》赵云为何有三个?揭露背后的原因,出乎很多观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