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认识|关于糖尿病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尿的几个错误认识!

所谓糖尿病肾病,指的是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最常见原因。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如控制各种代谢紊乱,包括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等),是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举措!
 错误认识|关于糖尿病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尿的几个错误认识!
文章插图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白蛋白尿和肾功能检查。正常情况下,从尿液中排出蛋白质量非常少,24小时一般不超过150毫克,若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蛋白尿。白蛋白是尿液中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测定尿液中的白蛋白,可更好地反映肾脏病变及其程度。当尿液当中的白蛋白含量超过正常但还不是很多,医学上就称之为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的主要依据。
那么,只要检测出一次微量蛋白尿就是得了糖尿病肾病吗?对于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常见错误1
一次检查超标就可确定是微量白蛋白尿
首次发现尿液当中白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并不能完全肯定就有微量白蛋白尿,尤其是虽然超过正常范围但超出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更应注意,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01 影响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因素较多:如24h内剧烈运动、感染、发热、充血性心衰、明显高血糖、怀孕、明显高血压、尿路感染等。如果尿液检查之前有上述情况,那么这次的化验结果,参考价值就降低了。
02 检测尿液白蛋白排泄的方法有多种:测定24小时尿液中白蛋白的排泄总量,是比较准确的反映尿液白蛋白含量的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准确收集24小时尿液,若24小时尿量记录不准确,测定结果就会有较大误差。另一种检测尿液当中白蛋白的方法是留取留任意时间点的尿液,测定其中的白蛋白浓度,同时测定其中的肌酐浓度,计算尿液中白蛋白与肌酐浓度的比值。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准确性也比较高,但是一天当中尿白蛋白的排泄有一定波动,在不同时间点测定的尿液白蛋白与肌酐浓度之比有所不同,此外,如果尿液过度稀释,会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03 同一个体其不同时期内尿白蛋白的变异很大。
因此,一次发现尿白蛋白排泄升高,还不能确定存在微量白蛋白尿,需在
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至少2次超过临界值,才能明确是否有微量白蛋白尿。
常见错误2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就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人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病人出现微量白蛋白或者大量蛋白尿,虽然有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但是也可能是由合并的其他疾病所致(如慢性肾炎、过度肥胖、肝炎、风湿病、恶性肿瘤或药物等等),也有部分患者是糖尿病肾病合并其他类型的慢性肾脏疾病,也就是说,是两种肾脏疾病并存。因此,当糖尿病病人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时,一定要注意鉴别诊断,这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极大的影响。
常见错误3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一定会越来越多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根据各个阶段的表现,大致可把糖尿病肾病分成五期:
Ⅰ期:肾小球滤过率增高,肾小球体积增大。经胰岛素治疗可完全或部分恢复。
Ⅱ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间断存在,运动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增高,但休息后可恢复。肾小球滤过率多高于正常并与血糖水平一致。
Ⅲ期:又叫早期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持续存在。
Ⅳ期:又称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特点是尿白蛋白排泄明显增加,常超过300mg/24h,可有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肿和高血压。
Ⅴ期: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错误认识|关于糖尿病病人尿微量白蛋白尿的几个错误认识!
文章插图
一般认为,糖尿病肾病是按照上面五个过程,逐步加重的。但是近年不少研究显示,对诊断为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几年的随访,发现其中一些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减少,甚至消失,当然,多数患者的尿液白蛋白排泄确实是逐步增多。由此可见,并非所有微量白蛋白患者的肾脏病都“每况愈下”,上述糖尿病肾病的I、II、III期属于早期,如果能及时发现,积极控制血糖和血压等,有很大希望使病情减轻甚至逆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