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因为读书能够获得知识。那人又为什么要获得知识呢?我想答案不外乎是以下几点:因为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知识可以让你将来找一个好工作、知识能够让你摆脱愚昧等。宋朝皇帝真宗赵恒说得比大家更为直白:「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你看,读书的好处真不少:车子、票子、房子、妻子都有了。
我并不否认读书会带来这些功利性价值,但如果只是定睛于读书的功利性价值,那我要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我们在大学学的很多东西将来可能都没有用处。
做律师,能赚大钱,那我为什么要学高数,难道要用高数数钱吗?做大官,「祖坟能冒烟」,那我为什么要学法律,学学关系学、领导学就行了。
功利性读书必然让你接受成功主义的价值观,我们身处的社会弥漫的都是成功主义的哲学———你要成功,你要出名,你要成为人上人,这几乎主宰了我们一切的价值观。成功主义将成功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尺度,为了成功,你可以不择手段,你可以牺牲一切利益。
大家看过《魔鬼代言人》吧,年轻有为的律师凯文(基努·里维斯扮演)经不住高薪豪宅的诱惑,带着妻子从家乡来到纽约发展,在一个又一个成功中迷失了自己,为了追求利益和打赢官司,他放弃了律师操守;为了追逐胜诉,不惜隐瞒证据;他为了事业也牺牲了家庭,甚至放弃了家庭,导致妻子自杀。
最后他才发现,他其实是魔鬼的私生子,成功全都来源于魔鬼的操控。魔鬼正是试图通过成功让我们放弃自己安身立命的美好价值。在影片的结尾,魔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虚荣,无疑是我最爱的罪。」
功利性读书让你只想成功,无法接受失败。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真正成功不是在于你取得多少辉煌,而是在挫折中,你能不能勇敢地爬起来。
只有非功利性阅读,才能让你坦然接受失败。在大量与功利无关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中,主人公的失败、困苦、绝望比比皆是。那么多伟大的灵魂,他们也曾有跌倒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跌倒?
功利性的读书让你只注重外在的功名,而忽视了内心的丰富。孔门七十二贤,不乏博学多能,高官厚禄者,但孔子最欣赏的学生却是单纯的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说颜回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也就是说颜回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善于改过自新,注重德行。这种内心的丰富在功利性阅读中不可能习得。
功利性读书会让人自高自大,孤标傲世。知识经常会让人骄傲,给人带来智力上的优越感,让你瞧不起人,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这可能就是知识带来的恶果,为什么中国的文人总是互相瞧不上?因为知识让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所以很多知识分子不懂得如何去合作,只擅于单打独斗。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没有出现世界性的大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过于骄傲。在座的同学们中会出现大师吗?我不知道,但我想,如果你真的想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的话,你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有限,必须与他人互相配合。
因此,读书的目的不能仅限于功利,必须去追逐非功利性的价值。
在我看来,读书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从表面上来看,读书是一个悖论:让你在求知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这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承认自己的无知才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句话被很多人误读为励志名句———鼓励人多读书,其实庄子的意思完全相反,庄子想说的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会把自己搞得非常疲倦。
所罗门王也说过类似的话,「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这些话表面上很消极,但他其实是想告诉我们,知识是无限的,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对知识的无限性保持足够的谦卑。
所以,读书首先可以培养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敬畏。随着阅读的深入,你才能知道知识的大海是没有边界的,我们所知道的真的是太有限了。
读书可以激发我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虽然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后人对庄子的误读有合理之处。正是因为人类有智慧,不同于其他生物,所以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智慧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然后更加认识到宇宙的奇妙,以避免人类的狂妄自大。
读什么书刚才我们说过,读书的目的有功利性目的和非功利性目的。前者是为了
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思考第二个问题:
我们读完是要干什么?
遗忘是人的一个重要系统。就像电脑清理内存,缓存,以及硬盘清理一样。
那么我们到底要记住什么?遗忘什么?

——————————————————————————
跟着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下:
我们阅读到底读的是什么?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这个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事,物,我们可以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方式,他人存在于世界的方式。
刚和@白非非白聊天的时候,谈到:
我们总要选一种方式,渡过一生,或者一生的某一个时段。
看看别人一路上是怎么走过来的。
人的一生,时间,精力极其有限。很多时间都是在为生存生活而奔波,不如此,我们很难活下来。
所以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不单单是要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要考虑很多现实的需要。所以就会有很多遗憾。。
应该每个人都想过这类问题:如果当初,现在怎样。。
阅读别人的人生,仿佛可以看到当时做了这样选择的自己。仿佛他人帮我们度过了做出那样选择的人生。
一本有代入感的小说,就是让人感觉,如果是我,处于那个年代,那样的环境,做了那样的选择,现在会怎样。
—————————————————————————
刚才在外面碰到两个晒太阳的老人。脸皮已经很皱,苍老的面容下面应该是一生的故事。
我想要了解,他是渡过这一生的就得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去建立关系,和他们对话,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我暂时付不起。他也未必可以说的明白。
还有一次,我骑车子在路上,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一张张或美丽或普通的面容,想: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这颗脑袋里蕴含的东西,记忆,感受,故事,经历,经验。
书籍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些的途径。
以获取为目的的阅读,不如融入性质的阅读收获更大。与之相遇,欣赏。感觉很棒。

■大学期间我也喜欢读闲书,也觉得没什么用,但是前几天毕业论文答辩,负责答辩的老师头也没抬的说,我给你推荐个老师的书,你回去看看,他以前在西南政法,现在在湘潭大学,我接着说,邱兴隆。老师抬头看着我说你知道?讲讲。吧啦吧啦十分钟,就这样,论文答辩轻松过关。其实看过得书可能会忘,但别人讲起来的时候你也能回忆起来,而且总能给你带来意外的帮助!
■啥|?ω?`)?读书啊|?ω?`)?当然是为了开心啦!做人嘛,开心最重要啊(′?ω?`)就是为了玩啦——和打游戏啊,看剧啊,差不多(′?ω?`)追求思维的乐趣,更多的信息量,更多有趣的知识。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人,古往今来,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知识,你就不好奇吗?至于读个书就想学到一门技术,手艺,还不忘掉|?ω?`)你当是武林秘笈呢|?ω?`)不可能的。你做了那么多题,学了那么多课,有个几年不用,不还是忘了一个精光|?ω?`)只看一遍就别想太多了。乐呵乐呵的了,读书的事情,开心最重要啦(??ω?)?嘿(??ω?)?嘿来来来,一起吃个汤圆(′?ω?`)



■在于锻炼我们的脑子,用一定频率的知识输入强化思考能力,润滑大脑这台“主观机器”;也在于通过他人的经验总结、故事、幻想拓宽眼界,获得主观上的愉悦。忘掉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背过的题,实在是太正常了。
我这个曾经的医学生,在经历考试月折磨时,心心念念的必定是叮当猫的记忆面包——如果能做到轻松的知识输入,或者像黑客帝国那种“脑后插管”,一段快速动眼睡眠后啥啥都会了——世界,该多么美好啊…
然鹅现实世界没有作弊器,客观规律就是客观规律。
从神经和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说,记忆本身是敏化、加工编程后的网络状神经电冲动,形成和保持记忆是耗能(大量消耗机体摄入的热量,大脑重量仅占体重的2%-3%,但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20%),耗“带宽”(记忆的形成有赖神经突触的增生、感觉阈值的调节;换句话说,形成和保存一段记忆必定“占用”一定数量的神经元),也耗时的过程。
记忆和思维对机体来说,都是“奢侈的”;或者说,开发我们磷脂和蛋白质含量高、入口油腻的脑子,对身体来说,代价很大。
我们的身体经历数百万年的演化,优胜劣汰查漏补缺后调整到目前的状态,本质是低冗余的。所有的本能和潜意识都以生存为第一要义的;为了保证生存,尾巴没了,一身毛没了,何况区区记忆…
这里的保证生存,要追溯到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时空下——这是进化本身对环境的适应,但和通过大脑主动学习、思考,进而趋利避害、改善生存环境的效率相比,太慢了。
所以说,我们顶着原始人的身体构造,要在现代社会里开发大脑,搞神经网络上的高精度光刻——这一定不是个容易的过程。
遗忘本身的意义在于节能--产生神经电刺激、对神经元进行塑形、突触的敏化,都是要消耗能量滴。而我们脑子的出厂设置是低配的:保证能吃奶(吸吮反射)、遇到危险会躲避(恐惧本能)、紧急情况下有一战一逃之力(应激反应fightOrflight),就行啦。
本能认为,大脑里太多的程式、记忆对身体是能量上的负担,不利于生存,Erase,通通滴,erase!
天可怜见,背了多少遍的书,一觉起来都被脑子删了。
因为它笑嘻嘻滴认为:哎呀,不影响生存嘛,不重要不重要~

回到题目本身——不断读书,进行语言文字的输入,即使被不断遗忘,这种读写、擦除的过程是在持续锻炼我们大脑的思维与认知能力,;你可能不会记得你读过的书、阅读过的语言段落,但你的脑子确实是在变得越来越灵光…

从另一个角度说,书是种非常不错的信息载体,前人的智慧积累、经验总结、思考分析,或者以文字形式输出的幻想、故事等等,具有很高的价值。
受限于客观条件,我们肉体无法“行万里路”,但脑子可以跨越山川大海,在别人的人生和宇宙里飞驰,不是很带感么~
读书还有一个层面的价值:阅读本身,有具有愉悦感的。
抛开功利性的因素,静下心来,全身心融入到书中,进入我常常提到的“心流”状态,这个体验是放松的、愉快的、有正向回馈的,在信息还未爆炸、娱乐远不发达的时代,阅读算是很主流的娱乐方式。

推荐看看我写的专栏~
作为武汉疫情一线医生,也作为麻醉插管突击队成员,我目睹了这座城里的那些惨烈与悲悯。
春暖花开,武汉复苏。
谨把我的故事写下来,不忘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苦难中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芒。


■分享一个我看过的故事吧。有一对祖孙居住在一个小山谷里,有一天,孙子问爷爷:“爷爷,爷爷,我每天都在读书,读过这么多的书,读过的都忘了,为什么我还要读书呢?”爷爷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孙子,而是直接从身旁拎起了一只竹篮,告诉孙子:“你帮我去河边打一篮水来,我就告诉你为什么。”孙子觉得爷爷糊涂了,篮子怎能打得到水?但在爷爷的要求下,他还是去了河边打水。果然,等到他回到爷爷身边,水都漏光了。爷爷让他再去打水,于是,孙子打水打了一次又一次,跑得一次比一次快,但还是没用,水总是会在途中漏光。到最后,他终于放弃了,告诉爷爷:“爷爷,这根本不可能用篮子打到水!”爷爷笑了:“对啊,这不可能,但你为什么不看看自己打水的篮子?”孙子这才发现,自己手中原本那只漆黑的、用来装煤的篮子,已经被洗的干干净净,漏出了白色的本貌……—————故事结束的分界线(我绝对不会告诉大家我懒得讲完故事)—————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一生打水,读书,读了忘,忘了读,本就是常事。但不同的是,我们的人生在这一次次看似无意义的重复打水中,被不同的文化、思维反复洗涤,洗出真正自我的灵魂。因此,重要的并不是结果,反而是那不断忘却的过程。(?????????)以上就是我觉得读书的意义。
■给你介绍两种阅读方法,我把他们称作「威尼斯阅读」和「杂货铺阅读」。
有人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
有人读书是为了愉悦身心。
有人读书是为了打发时间。
有人读书是为了增长视野……
但最重要的只有,当你打开一本书时,你要清楚自己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才打开了它。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都会有种无力感:「感觉现在的书和文章都太多了,根本看不完也看不过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