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二 )


虽然的确在这种信息爆炸时代,内容铺天盖地越来越饱和,但真正优质的内容其实是越来越少的。
事实是,你之所以感觉信息太多,恰恰是因为你懂得太少,以至于无法分辨到底什么内容才是对你真正有用的,以及你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吸收消化它。
如果你每天还在靠刷公众号和,看b站和抖音来学习,看似每天都在暴风吸入的内容,其实都是些知识碎屑残渣而已。
这也是我建议的,信息越爆炸,就越要减少摄入的密度,提高输入的精度。少看书,看好书,少扫视,多吸收。
以下的两种读书方法,是我验证的最好的读书方式,我用类比的方法呈现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想问问你,有没有感受过这样一种状态:
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你忽然有一种周围全都安静了下来,噪音听不见,整个世界就只有你和你手头上的事情的感觉。等到你做完了事情伸个懒腰,一看表才发现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而自己却毫无感觉。
这种「心流」的专注状态,除了我小时候趴在地板上拼乐高时有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了。
可能你也很久都没这种感觉了,因为现在的信息爆炸时代的特性就是「随时干扰,一直在线」。
社会心理学有个概念叫「注意力稀释效应」(Attentionaldilution),是指当主要信息和不必要的信息一起出现的时候,不必要的信息,会对人类的判断产生干扰。
看书恰恰是一个需要高度专注的事儿,现在却是个泛娱乐社会,、微博、短视频、游戏……干扰因素简直时刻在对你的专注力单方面吊打,甚至群殴。
许多人会从直接切断干扰来源入手,比如看书时断网静音把手机扔两米远,或者走乔布斯的极简主义模式,直接把自己扔到一个没网没人没任何干扰事物的环境读书,但由外界喧嚣,自己静如止水。
但这还是治标不治本,想要获得高度的专注力,首先你做的事情是需要对你有足够吸引力,足以让你从中感受到乐趣的,不然就算不玩手机,不和周围的人聊天,你还是会感觉窗边爬过的蚂蚁都真值得观察一番。
就我的经验来说,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读书能够让你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现在的书太多了。
很多人坐下随手翻开书,看两行觉得都在说些不明觉厉的剧情,对自己没什么帮助,不看了。或者说觉得干货又太枯燥太长了,看完都该猴年马月了,没耐心看完。
由错误的阅读方式,引发超烂的阅读体验,必然让你无法耐心认真的阅读下去。
所以沉浸阅读,首先要从内部感受来调节。
内部感受的调节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在这里,教你两种应对不同图书种类的阅读方式——
第一种,我称它为「威尼斯阅读」(Venetianreading)。
这个名字是我随兴取的哈哈,因为我很喜欢意大利的威尼斯水城,先别锤我,继续看你就会懂为什么这么取名了。
威尼斯水城是意大利的灵魂城市,它有着蜿蜒的河道、流动的清波。
懂得欣赏威尼斯水城之美的人,应该会在月夜里,招手叫一支「贡多拉」,沿着运河水道轻摇游行,让自己逐渐迷失在迷蒙夜色中,领略水上古城的魅力……
这样铺垫的意思是告诉你:
这种阅读方式呢,也像是去水城威尼斯旅行一样。
旅行的意义在于体验,你很难说清楚在一次旅行中你会有什么具象化的收获,因为你旅行不是为了捞金,不是为了求知,也不是为了艳遇(也不一定),只是单纯的为了【获得体验】。
这种体验,可能是对历史遗迹的惊叹,对自然奇迹的敬畏,对人文风情的向往等等。总之,因人而异。城市那么大,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画家还是数学家,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不同的阅历,再从相同的事物中得到不同的体验。
而有些城市,或者说有些书,是需要越有耐心的深入了解,才能够体验更多的。
所以用这种方式读书,重要的是体验。
读《活着》,你体验苦痛与生命力,读《白夜行》,你体验爱与救赎,读《月亮与六便士》,你体验桀骜与梦想……
即使很难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硬知识,升级了多少认知,但这种从剧情而来的体验感,读到某段话对你忽然之间的启发,会提高你认知世界的水平,让你对生活的变数更加从容,对命运的多样性更加接纳。这些,都是读书无法显露在外的。
而体验这种事很玄妙,那就是——「你无法为了获得体验而去体验」。
因为体验这种事,本身就是发生在沿途随机的细节中的。如果刻意去寻找,它反而容易消失不见。
用我那崴脚的量子力学知识类比,为体验而体验,就像「一观测,就坍缩」的粒子一样,光是测量本身,就会改变被观测量的状态,使其化为乌有。
所以想要获得体验,重要的是两点:
你必须读得「慢」。只有「慢」下来,你才能悠哉的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是走马观花。使用App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App中查看
??App内查看
■我读书极少有意识地去记和背。
读书,只是一场场旅行,一次次邂逅,然后如过眼烟云。但很美好,不是吗?
只有少数的书,你会回头去看,去做笔记,去写心得,那是因为遇到了知音。
但也不会刻意去记忆。
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多看了两眼。
那么这样的读书有没有意义呢?
这就跟吃美食,吃下去消化掉了,问:美食吃了却没有留下痕迹,是不是没有意义?
读书的意义,并不只是在于读书之后的结果,而更在于读书这一行为本身。
读书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读书本身。
就像追求知识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追求知识本身,而不是知识及其附加价值。
就像爱一个人,只是因为爱她,而不在于爱她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是不是太深奥?
那就简单粗暴小白一点。
做爱的目的是做爱本身,而不是为了生孩子。不要因为每次做爱不能怀孕就怀疑做爱的意义。
继续斯文。
读书,求知,爱,本身就是目的。可我们常常将其沦为手段。
沦为手段,就会变得功利性很重,就会患得患失,就会失去读书本身的乐趣,也会使得读书这件事情变得狭隘和面目可憎。
……
读书,是一种浸润,你泡在里面,很舒服。
泡得时间久了,不知不觉间,全身就会得到升华。
换朱熹的说法叫“涵泳”。
在不求中求,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
何况,读书太功利,往往效果并不好。
就跟太功利的学问,往往会有瑕疵。
好学问是从读书和思考中自然生长出来的。
我们看博士论文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牵强和生涩的感觉,就是因为做得太勉强,失去了圆润和实事求是。
……
关键是,读书功利化的结果是失去了大部分读书过程本身的快乐。
我说这个话,并不是鼓励你完全漫无目的地看书,更不是鼓励不假思索的读书。
恰恰相反,无功利的读书是有益于读书的思考的。
没有急切的功利性,你的思考才是没有约束的,你的读书目标才是你内心向往的,你读起来才会兴趣盎然、拍案称奇。
……
最后,除了快乐本身,读书最重要的是收获什么。
我的意见是知识框架、方法论,然后是一些比较专业的技能。
对于文史哲而言,往往技能这东西很简单或一般,主要还是知识结构、方法论。
一旦你建立起比较漂亮的知识框架,掌握了一些核心的方法论,那么做学问其实很简单了,剩下的工作无非是,用时间酝酿就行了。
但这些还是比较功利的层面,或者说是对社会比较有用的东西。
对自身有益的,还是对心身的调适,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形和调整,这些东西看似没用,实际上是真正核心的东西。
这就是内修。
而技术是外修。
内修厉害,哪怕穷,也能“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这就是自足圆满。
当然我觉得内外兼修会更好。以读书来养心,以技术来谋生。
如此,内外兼修才能活得精彩。
■前几天和中学同学吃饭,他说和其他同学聊到我,印象深刻。我问及和他聊天的人是谁,他说了一个女生的名字,我冥思苦想,印象模糊,只好无奈摇头:我和她好像不熟,中学时我又不爱说话,她怎会记得我?他笑了笑,说:她说记得你文史课上总是最积极,好像什么都知道。
其实也没有她说的这么夸张,只是小学时候喜欢看书,上下五千年和唐诗宋词总算看过,而中学时的语文老师讲解古文时又喜旁征博引,牵扯一些类似的诗句,所以平时素来学渣的我,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总要表现一二。没想到若干年后,成了彼此陌生的老同学记忆里的碎影。

大学时在陌生城市打工,环境艰苦无人陪伴,年少的心难免有些孤独。结束了连日来高强度的工作,趁着难得的休假,一个人漫步在城市中心。穿过拥挤的步行街和汹涌人潮,穿过午夜烧烤摊的觥筹交错和滚烫夏风,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座没人的桥上。
我安静的靠在桥墩,想着这时候有个姑娘陪我多好,想着出来这些日子也有些想家,想写一首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诗,想了半天却如鲠在喉,不知如何表达。这时候抬头看天空,乌黑一片不见月亮,只是零碎的散落着几颗星星。蓦然就想起了: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我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又一遍,突然杂乱的心思就安静了。原来,这种心情古人早已经说过,只是我以往不曾领悟罢了。那一晚,我买了两瓶啤酒和几串烧烤,就着夏风吃饮,总觉得自己很酷。

记得中学时看明朝那些事,给了我太多震撼。
它告诉我坚持理想的方式并不是只有一种,有的人执着无畏以身殉道,有的人委屈隐忍曲线救国。它告诉我找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在黑与白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种颜色。它告诉我成功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离第一次读这个系列的书已有接近十年的光阴了,你要考我洪武某年天启某年发生了什么事,我还真答不上来,但是记不住那些故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那些深夜里,一次次掩卷沉思与感叹的背后,书中的内核,不知不觉的就为我日后的思维方式打下了烙印。
记得从前看很多同龄人疯狂追星会不理解,甚至内心鄙夷,但是随着年岁渐长,真正理解了那句: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心中也已释然。

其实读书多的人与少的人,真的言谈思维,会很不一样。这里我不说绝对,只谈概率。
乡下农村地方上了年纪的长辈,往往读书少,你若与他交谈,话题普遍围绕在婚事与工作。当你谈到自己不愿意早婚时,他们的思维方式普遍固化,会认为你不懂事,因为先成家后立业,乃是天经地义,他们很难被你的理由所说服。而同性恋这种事,就更不可能被他们接受。
读书多的人未必一定支持,但大部分都能够沟通。他们的眼界会更开阔,思维也更活跃,也更懂得尊重他人观点。至少当你说出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可以帮你更深刻的分析利弊。
就我接触的为数不多的人来说,读书少的人的观点普遍逻辑浅薄,不经推敲。前阵子和长辈亲戚一块出去游玩,亲戚没上过学,偶然间聊到新闻,他说李小璐和一个P什么的出轨了,我补充说PG汪,他说对对对,炒作,这绝对是炒作。我问有什么依据呢?如果是炒作,PG汪被封杀未免代价太大了。他坚称:娱乐圈那么乱,哪有不炒作的。我笑了笑,不再言语。
这个例子并无他意,只是想佐证我的观点。常读书的人会对某件具体的事存在更深刻的认识。举个例子来讲,读过凯恩斯和没读过凯恩斯的人相比,很可能在看待经济问题的时候,前者会站在更宏观的角度,而后者没有这个意识。

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我想用自己的话说,就是:
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的人事,则是一条条或明或暗的线。这些线条看似杂乱不知所以,但是总有一天,当你经历和看到的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这些线,在你脑海里早变得清晰起来,成为你和这个世界对话的桥梁。


——
22岁的最后一个小时写下这些文字,希望23岁能看更多的书。
共勉。










■谢邀。

我幼儿园时,去我妈厂里的图书馆借书。先看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
【读的书很快会忘掉,那么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到小学就看——所谓的“字书”——《三国演义》。然后自然而然地看了四大名著。再自然而然地看了全套金庸。再被我爸说了句“金庸是学大仲马的”,于是去看了《三剑客》,再顺着大仲马读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顺着大仲马读了福楼拜,顺着福楼拜读了莫泊桑,顺着莫泊桑读了欧·亨利,再顺过去读了海明威,等等等等。
现在想起来,第一次拥抱过的一个女孩子,最早认识,是因为她在学校传达室问我,“啊,你也在读《古都》?”——那会儿读川端康成的人,不算多。如果我当时没在读这本书,也不会认识她,之后大概情感上,会少经历一些事吧?
高二时读了张爱玲的一个短篇叫《等》,写的一个推拿医生候见室里,一群姨太太聊天。现在具体情节忘了,只记得读这篇时,很想去上海。于是去上海读了大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