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三 )


即便是纳博科夫的虚构,也总会和现实有所关联——他的自传性文集《说吧,记忆》,便是这样一种手法,在真实记忆与幻想之间搭建隐秘的桥梁。
真实,是一种美,而营造真实的写作方法,是一种美学取向。同样,对黑暗和光明的不同关注,也是一种审美取向,它更能唤起情感,感染力更强。
所以,我在写作中,尝试把握“真实”的要点,也就是都市传说的基本要素——北京某地(地标)、某个时期(时间)、某件众所周知的事件(真实发生过),以及第一人称的口述方式。
“像真的一样”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而是故事呈现的真实,或叫叙述逻辑的真实。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在写作中尝试了不同方法。但我不够成熟,有时有取巧的嫌疑,造成误解和困扰也是因为我的懒惰。再次道歉。
想构架一个真实的故事,真的非常困难。(直接导致我的睡眠越来越不好)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用更成熟的素材处理方式,来营造真实。这使我写作的过程,在边界游走,就像用刀尖挠痒。
大家的反馈对我帮助很大,为了也能回馈大家,我会尽可能的,让夜行者更好看,有快感,有高潮——但不让刀尖划破皮肤。
取材真实,对现实环境尽量真实描述和呈现,有两个目的:
第一,引起正视和警示,对人性的恶与生存环境的劣进行展现。读完后的黑暗体验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第二,分享危险的快感,都市传说暗含的心理危险让人觉得刺激,相信这是一种普遍心理体验。
故事虚构,不安的情绪却真实存在。都市传说和口头传播的“逼真”吓人故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对世界潜在的不安始终存在。
这一点,几乎没例外。
关于黑暗与不安。
对危险和不安,或多或少的追寻,是一种本能冲动,也是一种潜在的心理防御机制。
生物学有个观点认为,寻求新鲜刺激和爱好挑战新环境的动物,适应能力强,其基因传递下去的几率会更大。
这是一种生物本能。虽然我们智力发达到令生物本能退化和隐藏,但在这点上,应该和动物相同。
有人爱极限运动,有人爱恐怖片,有人爱丛林探险。
但就我了解的而言,大多都市中的人无法探险——这就是为什么,探险节目和真人秀往往很受欢迎。
关于,我写的夜行者故事,首先我承认,我相信自己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生存环境中——截至目前,还没人在我面前割肾。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有种确定感,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
但体验过不安,会更确信当下的安全,更警惕潜在的危险。从科学上讲,这是肾上腺素和杏仁体分泌激素直接的平衡,也就是刺激引发的快感。
写夜行者的时候,我也会想:我是在营造恐怖和危险吗?这样对吗?
每次思考完,我都更坚定的继续写。
可能我拥有某种偏好危险体验的基因,和恐怖片爱好者一样。
我的价值观是这样的:要直面生存的真相,而不是袋鼠式地生存。
生存最大的真相是死亡,如何应对这一事实,会决定一个人如何生存。
世上的危险和不安因素,不会因我的视而不见而消失。
机场爆炸广场袭击,不会因为我的不关心而减少。我怕死亡突然来袭,所以选择面对真相,并调试我的焦虑,这让我珍惜拥有的一切。
因此,我决定接着写下去。
耸人听闻不是目的,写作方法的不成熟和考虑不周,会让我有哗众取宠倾向。
我需要在掌握边界的前提下,感染读者。
很久之前,看过村上评价斯蒂芬金小说的文章,村上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恐怖小说最重要的不是让人觉得恐怖,而在于能让读者的不安达到某种适当的程度。
恰到好处肯定难。现在的我,说实话,力所不能及,但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达到。
夜行者的故事中,作恶的人方法各不相同,无辜者会受到伤害,这是人性真实所在。
我并不是以欣赏他人的痛苦为乐,而是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必要的警醒和思考。人性的恶究竟边界何在?生存中无奈原因何在?一个人变成恶魔原因何在?
我想过,如果压抑自己对不安、不公和残酷的反应,我很可能会慢慢走向扭曲,扭曲的结果是,我可能不自觉地成为恶人——这太他妈可怕了!
以上想法,是我从写夜行者开始,不断思考得出的。在这过程中,我也不断反观自己的东西,做出调整。
比如开始的几篇,我公众号的文章仅在文末加了虚构声明。大家对真实性的讨论,让我有点小兴奋,但也让我意识到了边界问题。
我开始调整,在发的故事加了明显的虚构声明,并在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里,对虚构声明做了前后两次强调。
现在保留的故事,人物完全使用化名。
哦,还有一些我朋友的名字,感谢他们允许自己的名字作为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形象,出现在我的故事中。
新媒体的故事写作,和传统写作在方式上差异很大。
信息和技术给我的创作带来了便捷,让我有偷懒的倾向,并产生了一定的后果。
幸好有大家的反馈和提醒,再次感谢。
最后,说一点可能会冒犯大家的话。
有朋友把夜行者和恐惧鸟的故事相比,我很欣慰。
我看过一些恐惧鸟的故事,对他在文章里提到的观点非常赞同:从广泛的道德标准来看,我们其实比自己想象中的不道德。
这说出了我对夜行者故事的一些微妙感受。我曾不只一次问自己:如果将我放在某个作恶者或无奈者的立场上,你的选择一定比他高尚吗?如果诱惑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
没有肯定的答案。
《马太福音》里说:为什么只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每个人,都倾向于用自己的三观和眼界来定义世界,这是生理本能,也是社会本能。因为这种定义是相对确定的,让自己感觉安全。
但当更多信息和价值观曝光在个体面前时,不确定感令人不安。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我们中学课本里最值得背诵的一句话。
我就鲁迅先生的话,延展一下,敢于直面多元构成的真相和价值观,才是值得过的人生,才是活得明白的人。
不断拓宽自己对人性理解的宽度,足以对抗荒谬的人生。
《夜行实录》是我的方法,希望你也有自己的方法。
再次谢谢大家。喜欢夜行者和徐浪的朋友,欢迎继续进入夜行者的黑暗世界。
http://weixin.qq.com/r/bjrg_MjE7ZWSrYyb9298(二维码自动识别)

■第一次看徐浪的故事是在微信,觉得写得逼真,叫人脖子发凉,但没多想。后来,在关于UrbanLegend的题目下发现徐浪的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这说明徐浪在有意识地创作,并有意无意在都市传说这个非常有趣但略偏门的领域,做了创新。我想尝试从民俗,故事写作和社会心理角度聊聊这个问题。首先,题主讲到的真假问题。徐浪在文中注明是虚构,或者他所谓的半虚构,说明他写的事一定不是真正发生过。但为什么让人觉得是真的?一是事件的环境来自真实,尤其对于北京的读者,会觉得“这不就我家附近吗”。再者,故事有极其强的“真实性”,也就是写小说的人经常强调的一点,要符合现实逻辑。所以,这些故事总让人觉得“说不定明天我会遇到”,吓人。而这一点,正是都市传说的最显著特征。美国民俗学家Brunvand对都市传说(UrbanLegend)做过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都市传说是口头传播在城市里、人们信以为真或可信性较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属于历史(真实),而属于民俗范畴。国外有会把都市传说列为娱乐内容的一个重要板块国内也有类似的贴吧和社区小组,虽然看起来规模看起来很小。因为这种故事的出现和传播与城市生活本身的发展和现实问题紧密相连,因此极其容易吸引大众传媒,尤其是当今的移动社交网络。


娱乐网站的都市传说板块截图。Brunvand研究20世纪初的美国都市传说,发现很多都是关于汽车的恐怖或灵异事件,因为那是汽车普及的年代,新鲜事物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恐惧不安。记得去年北京曾传过一阵快车免费水里有迷药,吓得人不坐车不敢喝水。之所以能传起来,是因为打车软件正在极速普及,人人都在尝试。可能发生过极少案例,而这种事情发生的逻辑和每个人日常生活极其符合,让人觉得“说不定明天我会遇到”。再看徐浪写的,奥森夜跑,五号线乞丐,女主播,高考,几乎所有的事件都是原本存在的社会问题,或流行事物。Brunvand认为,每个因恐惧,警示,道德感,责任心而参与口头传播讲述都市传说的人,都是无意识的“民俗表演者”。徐浪就是Brunvand所说的“民俗表演者”,而且是有主动意识的。或者可以说,他在有意识地“创作”都市传说。从文字上看,徐浪写东西,说不上技巧多厉害,但情节很抓人。他找了一个很适合的方法:以非虚构记录的形式写作当下的事件,就像伪纪录片。伪纪录形式在恐怖电影中被广泛运用,是一种绝佳的营造代入感的方法。比如《鬼影实录》(下图),真的一样。


这方法会有人质疑,你怎么瞎编乱造危言耸听?徐浪一定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我发现,写了一段时间后,他在不断把故事容纳进自己搭建的夜行者叙事体系里,并强调声明了故事的虚构。这种声明对故事的阅读体验无妨碍。另一方面,说明他是有道德意识的,而非哗众取宠,虽然他文字中有时显得轻浮和夸大其词(估计是因为年纪不大)。能看出,徐浪确实非常喜欢,或关注这个领域,不像一时兴起跟几个热点。他写的故事可以和网上碎片传播的帖子,以及古代笔记小说、民间传说记载来做对照。经常隔一段时间,尤其是某些重要社会问题被关注的时候,就会传出一些帖子,哪哪有诡异,哪个谜案真相,让人觉得“宁可信其有”,这些故事的传播根本原因都一样:未知令人不安,而恐惧刺激又令人兴奋。一个简陋的诡异传说在传播中变得细节越来越丰富,你讲给朋友的时候可能会以“我有个朋友…”开头。这是因为我们潜在希望这些故事能吸引人,又希望从中找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世界未解之谜”永远是畅销书,就是这样。就算你知道是胡说八道,也总想看看某种解释如何自圆其说。或者,想体验那种适度的紧张。Brunvand在《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里面说过一个观点,都市传说满足了我们对可能发生的、奇异的、恐怖的、有潜在危险的事件感到好奇,这一点和人会对未经证实的谣传好奇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意思。在社会心理层面,徐浪的故事和这些帖子实质上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徐浪是一种创作行为。扯这些,不是这些道理有多难理解,而是我觉得,徐浪写东西确实经过了思考。至少,从描写的事件来看,他对刑侦,暗网,民间风俗等都有一定知识积累,应该也理解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我之前推荐给朋友看。朋友说,这人真是闲的蛋疼,有空编这个。我想了一下说,没有这种蛋疼,哪来的80年代香港三级片浪潮?我是随口扯淡,但事后想想,我无意识地已经把徐浪这些极具社会真实感的故事和上世纪那波香港社会案件改编的三级片联系起来了。这是因为徐浪那句说明导致的联想:基于真实社会新闻而进行的虚构的报道式写作,从而达到娱乐和警示的目的。三级片不就是这样吗...当然,三级片更关心对娱乐消费的刺激。其实,我还不好意思地想到了古代的艳情小说,也是带着警示目的而写,可有的写的真是好看。再说笔记小说。除了特别有名的《阅微草堂》《子不语》《世说新语》这些,其实还有很多流程民间不那么出名的笔记小说,除了大家熟悉的鬼怪故事,其实更多是社会纪实,人总会被当世发生的事情震惊的。比如,唐朝第一本传奇小说集,就叫《纪闻》,作者叫牛肃。后来,这本集子里的故事还被收录进大名鼎鼎的《太平广记》。里面记载的故事都比较短(那时候人写字麻烦),多是当时的人当时的社会事件,但都是离奇荒诞,估计那时候要有朋友圈,老百姓也会分享:《纪闻》里的事儿简直是魔幻现实啊。这种记载有点像现在的段子,只是现在的图片,文字,动图,视频各种形态太多样,反而难以成系统汇集。这些笔记小说作者或汇编者,也是有意识的民俗表演家。我可以推荐几本,《酉阳杂俎》、《妄妄录》《狯园》。作为故事爱好者,我想表达一句,愿意把口头传说和碎片故事做成文字的人都是伟大的啊。其中最伟大的当然是蒲松龄。不过我感觉现在徐浪的方式,更接近唐传奇和冯梦龙,在传说素材基础上,虚构敷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最后,如何化解负面情绪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徐浪写故事可能存在的争议性。首先,所谓负面情绪出现,于个人,于社会都是极其正常的。从心理学上讲,完全正面的情绪和毫无焦虑紧张的情绪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那就是病态。个人和社会,对负面情绪和焦虑首先要证实其客观存在,其次是理性接收和转化信息。而不是封堵和假装不存在,或过度放大。举个栗子,警察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开枪,伤了嫌疑人或打死嫌疑人,必然焦虑和心理阴影。如果没开过枪就成天对开枪杀人这件事焦虑过度,关键时刻便会出问题;如果开了枪心理有阴影却硬扛着假装没事,也会出问题,憋久了可能就疯了。这就是为什么警察杀人后会有心理疏导,疏导的意义在于让当事人理性认知到自己行为的合理之处,以及各种心理反应是正常的。所谓有问题,不是因为有了负面情绪,而是拒绝接受负面情绪或太把它当做问题。回到徐浪的故事,道理差不多。以我自己经验说,我喜欢看,因为觉得刺激,期待惊喜和悬念。同时,我每次看到标题都会紧张一下,阅读过程中也会因对其中反映出的社会病态和人性恶连连我擦,但我知道,有些事实就是这样。恶不因为我的无视而不存在,反而,太多的无视可能让恶更嚣张。比如徐浪写故事标题,有时会略浮夸标题党。我平时不太喜欢这种风格,但我猜这是为了传播。相比之下,故事的内容能体现出隐约透露的价值观:好奇,爱玩,不刻意扬善,但绝不作恶。对于这些故事,我的态度是,如果觉得想看,就看,不刻意回避,理性接收。如果半点兴趣也没有,那也没人强求的。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方。那些体现了社会阴暗问题的真实报道和纪录片看了之后会难受,但确实很多人在关注,更多的意义应该是难受之后的理性。比如,徐童的纪录片《算命》,这部片子真实到有点“脏”,片子里呈现出的边缘底层让人无法不难受,人物命运和人性里的恶劣与尊严展现的不能再赤裸。但是,你看这片肯定会惊叹,会骂,会笑,也可能会掉眼泪。因为社会的荒诞是真实的,人的无奈和乐观也是真实。另外,这片子看下来,有一种叙事结构上的美感,导演对素材处理的太好了。比如,长篇章回体的形式,起承转合很有次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