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 二 )


从这些调整中,可以略微窥见徐浪本人创作的变化,那作为读者来讲,我只关心故事好看不好看,会不会引起我的一点思考,恰好,我也算是一名创作者,所以还会额外关心一下徐浪额故事是如何创作的,比如他是如何取材的,如何盈利的等等;但我肯定不关心,故事的价值观道德不道德。
道德,是只要你拿个大帽子扣上就会出问题的。比如,照那些“找茬型”读者的角度看,王小波写的《黄金时代》,就是在告诉你「哪怕处在文革时代,我们也要干得开怀」?
余华写的《活着》,就是作者在高高在上地「展示中国农民的蒙昧和愚蠢」,以显示自己文化人的身份?
当然,把自己就看成漫不经心的读者,确实没必要理解作者的脑回路到底怎样。我只是想起鲁迅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写的话:“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那,让我“不怀好意”地联想一下,会不会那时也有人,对《祝福》里祥林嫂的孩子被野狼叼走一事,站在动物保护协会的立场理直气壮地讲:你这是对狼的诽谤!
会不会那时也有人,对《药》里的血馒头一事,站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角度上,说是对中国食品监管流程的造谣?
你看,对优秀的创作者小题大做,何尝不是一种无形的“恶”?
套用王尼玛的一句话讲: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以上,荆轲刺秦王,徐浪夜行曝真相。

■徐浪的故事吸引我的主要是他的情节和所要表达的内涵。徐浪的故事就和我们平时聊天一样,总是用很普通、很平常的写作方式去讲着一个环环相扣令人折服的故事,用很平和的语气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更深层次的、我们需要注意的东西,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时事新闻知道了也只是知道了,而不会有所深思和警觉。
徐浪另一个吸引我的就是他这个人。现实中,我们谈到谁的时候会首先想到的不是他是人,而是会想到他是律师、工人或者是什么其他身份。看完夜行者系列以后,让我感觉徐浪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夜行者徐浪。
他时常游走于法律边缘,会对坏人用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从不触碰底线。爱财,但取之有道。他言必行,有信仰,会激动,也会愤怒,他是一个跟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另外,徐浪的故事结尾都很匪夷所思,感觉结束了,又感觉没结束,这种感觉可能只有我这种不仅仅是看故事,看完以后还会深刻思考的人才会有吧。
【怎样看待「夜行者徐浪」所写的事件】非干货,只说感受,只代表个人想法,勿喷。

■谢邀。答主知识浅薄,目测做不到@鬼董那样有理有据的分析,不过为了对得起费力邀请我的人,还是要努力答一发,希望多少能给题主提供一些帮助。答主大学本科学习测控技术,目前在准备司考,业余爱好写一些小软文,在各个青春杂志之间流窜扑街中,说这么多是为了告诉题主:答主是一个社会经验为零,已经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缺乏,但因为始终生活在光明下,所以一直无法下定决心去面对社会黑暗面的普通人。从题主的问题描述:“捡尸,仙人跳听说过,割肾保持怀疑。他所回答的问题夜行者徐浪答过的问题随后关注了公众号,记录的一些事情,虽说有夸大,自认为还是可信的。看完后觉得蛮压抑的,怎么来处理这种情绪?”中看,题主应该和我一样,也是一个对社会了解不深(也许尚未踏入社会)的普通人。是的,初看夜行者系列,答主和题主一样,有相同的感觉,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一直生活的世界不像表面上那么安全,实际上,她充满危机。这种危机感让我在感谢路人不杀之恩的同时,悄悄怀疑起自己按照现在这个粗心大意的性子是否能够好好活下去。怀疑和担忧,让我感到压抑。但是作为一个把CM11季刷了两三遍,喜欢用骨头和CSI下饭的人,我一直以为自己在犯罪方面已经可以算是老司机,原本夜行者系列应该不会对我产生冲击(至少不应该如此强烈)。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如果不是因为夜行者徐浪(下文统称夜大)的叙述特别对我口味,产生了增幅效果的话,那就应该还是代入感的问题。夜行者系列作为半真实半虚构的都市传说,内容的灵感(甚至主干)都来自于我们耳熟能详的热点新闻,文中的地名、校名、行话都增添了文章的真实感和代入感,更不用提夜大在文中制作的那些用以对文字进行佐证的图片了。俗话说“有图有真相”,在夜大不仅po了很多真真假假的图片,甚至还制作了相应的录音当做“证据”时,我相信大多数人即使明知故事有虚构成分,还是会不由自主地在每次路过文中的“案发地”时,想起这些故事吧?每次一想起,就会感到压抑,这和发生过命案的房子总是不好卖大概是一个原因。那个地方在我们的头脑里永远和同类的死亡相连,对受伤的恐惧,对受害者的怜悯,对自身的担忧随时会被唤起。按照很容易理解的两个逻辑:弗雷德·弗德勒曾经说过,“一个普通人所最感兴趣的是他自己,其次就是他的邻居。”自我范围是个人对自己生活环境和认定自己熟悉的周围环境的一种认知,新闻报道与一个人的自我范围关系越大,对她的影响就越大。上文提到的,美剧之所以并没有让我产生这么强烈的感觉,大概是因为我的外国朋友很少,美国和中国又很远吧。我唯一的一个美国朋友父亲是台湾人,他黑发黑眼,除了身高和肤色之外,和中国人没什么区别。因此在看到美国的连环杀人犯时,我虽然也感到愤怒和害怕,但最终还是会捂着胸口说一句:“幸好中国没有这么多变态。”不过夜大用一系列回答让我刷新了认知。一个人在怎样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下会成为一个很变态的杀人狂?-夜行者徐浪的回答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杀人案?-夜行者徐浪的回答日本最凶残的杀人案件是哪一件呢?-夜行者徐浪的回答随后,果壳和一些其它网站也贡献不少,如:犯罪刑侦猎奇沙龙香港十大奇案_百度百科这些事让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一时间竟有点自虐一样,不把这些案子都看完就睡不着。但是再次醒来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并没有受到更多影响,因为我的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只是我会每天检查充电宝,随身带着警报器,挤地铁的时候把包放到胸前,累死不坐正规出租车以外的车,即使坐出租也会先把车牌号发给朋友,不喝离开过视线的饮料,每天和家里汇报动向。题主问“怎么处理这种情绪”,上面就是我的处理方法——直接面对,承认社会的黑暗,然后正常生活。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在普通人异化成杀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当他们不存在,享受生活,并且尽量保护自己。说实话,这种事情也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祝题主可以早日摆脱压抑的心情,轻轻松松看夜行者系列的故事,毕竟夜大的故事棒棒哒~(づ ̄3 ̄)づ帮你强行艾特一波~@夜行者徐浪夜大你吓到人了丫,快来安慰题主!。
■真逗,用造谣和恐吓来教育人。就好像自己挺对的呢。把真实存在的地点说成凶案发生的地点这倒是无所谓,可是把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说成是恶魔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一个模模糊糊不起眼的“纯属虚构”真的可以免去一切责任么?“有多少人会认为这是真事”可以给造谣洗地么?真的能保证所有人都看到“纯属虚构”四个字么?哪又为什么要用“这件事未必没发生过”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呢?真的能保证别有用心借此做文章的人一个都没有,也都不会有么?如果有,这个责任能摘清楚么?道德训诫的意义有多大?引发的恐慌又有多大?谣言都是怎么传起来的?这不都是历史反复教给我们的吗?■大家好,我是徐浪,夜行实录的作者。
对夜行者故事里,一些不成熟的处理,我已删除相关内容,并在此向大家郑重道歉。
其实这问题我在写作中已经意识到,并不断在调整——当然,今后会更注意,避免再给人造成困扰。
感谢所有读者和参与讨论的人,尤其题主和提醒我的朋友,希望夜行者的故事,能在反馈与提醒中,不断变好。
我先答一下题主的困惑:对于压抑感,我能帮你的——就是把夜行者的故事持续写下去,让你习惯这种压抑。
这可不是崩溃疗法,我这么做是因为,人类对恐惧、黑色的反应是最真实和强烈的,这是天生的。
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直面。
接着说下,我自己是如何看待夜行者的故事。
首先,我为什么要写夜行者的故事呢?
小时候,大人总讲一些可怕的故事(对小孩而言),大意是:你不听话,故事里的妖怪/坏人就会把你抓走。
我觉得,这是受人类讲故事的本能驱使:吸引关注,感染情绪,留下印象。
同样,被故事吸引,也是人的本能。人喜欢听故事,喜欢转述故事,喜欢参与到故事中。
中国古人面对未知的世界,给自己讲了个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捏泥人。
犹太人则说:“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
小孩子总问父母,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从小树林、垃圾场、海边等等地方被捡来的。
同理,当你想向人讲一个道理,是不是总这样开头:“我有一个朋友……”。
瓦特·本雅明对故事下过一个定义:故事是来自远方的亲身经历。
我觉得,他话里包含了故事的两个特点:1,故事不是你亲身体验和经常遇到的。2,故事能让人听起来是真实的。
我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尤其是都市传说类型的。
十几年前,我初中时,学校里忽然开始流传“割肾”的故事,我和朋友趁着课间和放学热烈讨论了很久。
晚上去姥姥家聚餐,听见姨父警告刚参加工作的表哥,生活检点些,不要跟太漂亮的女孩搭讪,当心被割肾。
再过一段,小区里一对中年夫妇的儿子失踪了,楼下遛圈的大爷大妈,都传言失踪的小伙是被人割了肾。
这些谈论、传播割肾的人,没人能证实是否真有割肾,如何割肾,技术上是否可行——但故事便这么流传起来,成为饭后谈资的同时,也不断警醒着人们。
我相信,一定有喜欢夜里游荡的青年,听了这个故事,每晚回家看电视,远离漂亮姑娘,以寻求心理安全。
你看,这就是都市传说,一种有意思的民俗文化,与城市生活相互依存。
在我公众号后台的统计里,女性用户占比43%,这令我印象深刻。
黑色与恐惧没有驱赶她们,反而让她们留了下来。她们的留言与短消息,基本都是表达对现实的积极和警惕,而非恐慌排斥,这让我十分高兴,觉得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我觉得自己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不想浪费。
所以用故事传达经验和交流想法,是我拓宽人生体验和理解人性的一种方式。
“夜行者”是我为自己设定的身份,这个身份,满足了对离奇故事的热衷和我的调查癖——我把我对故事和冒险的热爱,都倾注在了这个身份里。
在我自己的脑海里,夜行者既是中国都市里的蝙蝠侠和印第安纳琼斯,也是北京的福尔摩斯和大侦探波罗。
我的调查和写作,都是为了创作都市传说类的故事。
都市传说与现实的贴近,让本雅明定义的故事,变成了“来自不远处的亲身经历”。
*这里正式说下,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夜行实录】是虚构作品,基于真实事件,进行实地调查、资料收集,进而完成故事——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纪实文学。
援引一下词条。
都市传奇,亦称民间传奇,都市神话,都市传说,现代传奇。是一种虚构故事,身俱恐怖因素,深植于当地人文。这些故事或以娱乐大众为目的,或者半真半假的记叙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失踪或者不明物体。尽管其名字有都市二字,但并非必须发生在都市区域,这个词语的作用,是区分现代传奇与工业化前的传统民间传说。因此,社会学家和民俗学者更加偏爱“现代传奇”一词。人们常常声称,此事来自“朋友的朋友”,这个词后来成为一种常用语,用来描述现代传奇。(维基)报告文学又称纪实文学,主要是指以真人真事为主的记叙性质文学作品,结合新闻与文学,以紧贴现实为主,部分描写能增强其感染力,具备极强的宣传功能,当中包括访问有关事件的人物。但因为须符合新闻学对报导的要求,是以所描述的人物、事件,必须根植于事实的文体。(维基)我记得最早的,没那么多讲故事的人。
现在,故事渐渐多起来,这很不错,大家从分享技能、知识拓展到了分享人生经验和内心体验——虚构的故事和段子当然也是经验。
如果一个社会,只愿维持日复一日的重复经验,而不愿想象和体验更多,那不就无趣到完蛋了吗?
为什么我总写的那么“真实”?
大人的故事之所以能吸引和警告小孩,是因为讲得有模有样——“这事就发生在解放路”、“某某家的小孩因为不听话就被抓走了。”
这正是都市传说的讲述特点,也是千百年来口头文学的基本属性。
真实和幻想,处于故事创作的两个极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见解。
《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看不上真实,他说,小说是虚构。在这位用想象力和结构技巧讲故事的大师看来,人类的骗术永远比不上自然,要是有人说他的小说是真人真事,他会觉得是侮辱艺术,也是侮辱真实。
我喜欢纳博科夫,觉得他的小说好看,但我也喜欢“编得跟真的似的”的故事。
在我看来,非虚构和伪记录的方法,是更贴近普通读者内心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