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很常见的OIS光学防抖,都有什么区别?

手机支持OIS光学防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光学防抖很常见,但也有不同的防抖方案,带来不一样的防抖效果 。除了久经沙场的镜头OIS光学防抖,还有最新推出的OPPO悬浮防抖、苹果的传感器位移防抖以及vivo的微云台防抖等,这些防抖都有何区别?带来怎样的体验变化?
为什么需要OIS光学防抖?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为什么手机影像系统需要OIS光学防抖 。平常我们使用手机拍摄的瞬间,光线会通过镜头进入传感器,传感器采集后实现成像 。一般我们手持手机拍摄,会产生难以避免的机身抖动,有可能会导致传感器在同一位置接收到不同的光线叠加在一起,造成最终成像模糊 。

手机上很常见的OIS光学防抖,都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在暗光拍摄场景就能很容易体验到机身抖动带来的问题 。我们在夜间拍摄时,如果使用的是没有OIS光学防抖的手机,你会发现拍摄的照片很容易模糊 。这是因为暗光环境下,手机通常会降低快门速度以获取更大进光量,相当于会放大抖动带来的问题,这时候轻微的抖动就很容易导致照片模糊 。
除了照片,拍摄视频也会受到机身抖动影响 。机身抖动会导致视频画面的连续稳定性降低,特别是一些抖动比较厉害的拍摄场景,过大的画面晃动幅度让视频质量直线下降,甚至无法看清视频内容 。
手机上很常见的OIS光学防抖,都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OIS光学防抖的出现就是为了改善机身抖动带来的成像问题 。简单来说,OIS光学防抖会通过监测到的机身抖动位移信息,让防抖模块反向移动抵消这种抖动,从而有效抑制抖动对手机成像的影响 。主流手机已经发展出了不同防抖方案,包括镜头OIS光学防抖、传感器位移防抖以及悬浮防抖等 。
镜头OIS光学防抖如何实现?
目前大部分手机所支持的OIS光学防抖功能都属于镜头OIS光学防抖 。手机内部的镜头模组为可移动设计,能够通过马达或者记忆金属机械结构推动镜头模组移动,这是OIS光学防抖的硬件基础 。
可移动的镜头模组配合陀螺仪获取到的手机抖动数据,反方向移动镜头模组补偿机身抖动所影响的光线路径,使得抖动后的光线仍旧能落在原本的位置,这样就能带来更加稳定清晰的成像效果 。
手机上很常见的OIS光学防抖,都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虽然镜头模组的移动相对传感器是平行移动,但一般会用于应对手机前倾(Pitch轴)和侧倾(YAW轴)抖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轴光学防抖 。而四轴光学防抖一般是增加了手机平移的X轴和Y轴防抖,通常在两轴防抖硬件基础上,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四轴防抖 。
手机上很常见的OIS光学防抖,都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素材来源:gadgethacks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镜头OIS光学防抖原理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比如有滚珠式防抖、悬丝式防抖、SMA记忆合金防抖,这些都是通过不同方式物理推动镜头模组,实现防抖效果 。
镜头OIS光学防抖在目前的手机上很常见,大部分手机基本都采用这种防抖方案 。在镜头OIS光学防抖加持下,手机拍照安全快门时间可以变得更长,提升暗光场景下成像质量的同时,也能保证成片率 。防抖同样也适用于拍摄视频场景,在手持抖动场景,提升视频画面的稳定性,获得更好的画面品质 。
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是怎样的?
在2020年发布的iphone 12 Pro Max上,首次用上比较少见的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这种防抖方式的实现方式和镜头光学防抖不同 。
手机上很常见的OIS光学防抖,都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
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是通过移动手机传感器抑制机身抖动,同样也是让抖动的光线路径落到原本位置 。因为要移动的是传感器,所以不需要考虑镜头光线折射问题 。相比笨重的镜头模组,移动传感器相对要容易很多,能够实现更加灵活敏捷的移动响应,提升防抖性能 。
比如iPhone 12 Pro Max所采用的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能够实现每秒5000次防抖调整,在高速抖动场景要有更好的防抖效果 。
OPPO的悬浮防抖
OPPO Find X5 Pro首次搭载了全新的悬浮防抖功能,看完上面两种防抖方式的原理,再来看OPPO的悬浮防抖就很容易理解了 。OPPO的悬浮防抖就是上面提到的镜头OIS光学防抖+传感器位移防抖两者的结合体,相当于有双OIS加持,实际防抖效果自然会有大幅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