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背书最有效率( 三 )


——记住,每一句话必有“前因后果”!
D的前因是什么?是它前面①的三句话!D正是为了展开讲整体和部分在时空关系中差异的具体表现~那D的后果是什么?是E和F,D说了是在“地位、作用、功能”上不同,那后面E和F既然是承接D,就也必遵循逻辑性,讲“X地位、Y作用、Z功能”具体怎么个不同~到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每句话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整段话画出结构图了!也就是大家常用的思维导图~
3)结构图



画出图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整体居于主导地位”“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是整体和部分地位的不同;
“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从属和服务于整体”是整体和部分作用的不同;
那么“整体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自然是整体功能的不同啦!但原文没有讲“部分的功能”是啥,其实它的潜台词就是——部分没有额外功能!神不神奇?
而思维导图只是结构图的一种形式~像这段话还可以画成这样:



所以,一段看起来很长的话,经过一步步的肢解,就能变成一个结构图啦~当你复习的时候,只要能回忆起对应的思维导图/表格,考试自然就不成问题啦!
上述分析其实是我的文本分析课程的一个简单实践,这套课程旨在帮你对文科类课本深入系统分析,实现深度理解和高效记忆~课程在CCtalk哦!欢迎戳链接加入CC群文本分析课(88349219)https://www.cctalk.com/m/group/88349219?xh_preshareid=7d5a3a80-46d0-417d-9983-9a199f6dd615\u0026amp;xh_fshareuid=134562901\u0026amp;ui=groupdialogue\u0026amp;platform=iphone\u0026amp;channel=copy

■注明:
这份背书攻略的核心思路和部分内容,参考自我在去年考研时借鉴的哈工大化学本科,北大中文硕士@高冷冷你有什么值得分享的高效学习方法?一文中的背书与学习方法,同学们可以优先参考她的学习方法!
(本答案共获得15万知友的点赞认可,是学习方法领域下最优质的回答之一,我在去年考研时,借鉴的就是这份学习方法,对我非常有启发)
你有什么值得分享的高效学习方法?
“背书不是用嘴背,要动脑子背”——徐涛这份背书的经验,是我在去年考研复习时总结出来的,一套高效的背书思路。
我在去年的考研中,就是利用它快速地背完了自己新传专业课的六七本书,用这样的记忆方法,跨专业考研初试拿到410分,最终以总成绩第一被录取。
耐心地把我的经验看完,并且把这份背书的思路运用起来,你的背书效率一定会高起来许多。
当然不止是对考研的同学适用,所有需要背书的同学都可以看看。
因为这份经验里,有很多方向性的点拨,会帮大家分析我们背不进去书的原因,会讲解我们背书的核心思想,分享我的背书方法,以及一些背书的注意点,能帮你弄明白,背书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我的背书方法不一定每一个人都适用,但是这份答案里的背书思路,对每一个人都有参考价值。
假如你把背书究竟是怎么回事给搞明白,知道自己背书为什么背不进去,而不是机械地去背书,我们背书的效率,自然而然也就会提高了。
这份回答,我把它分为五个部分,给大家一个清晰的阅读逻辑:
1.我自己去年的情况+背书的重要性2.背书背不进去的原因3.我们背书的核心思想4.我的高效背书方法5.背书的一些注意点和小技巧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背书经验的讲解。
1.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因为背书对于我去年的考研,意义真的非常大。
我高中时也是理科生;在大学里选的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个纯工科专业,很巧,我高中和大学也没背过书。
后来我在去年考研时,选择跨考的是新闻传播这门文科专业课,背诵量也非常大。自己在去年暑假刚开始背书时,没有想过去寻找方法,一直在硬着头皮背,刚开始那段时间,效率真的很低;
但是后来在上搜索了一些高效背书的方法,也自己动脑对背书进行了分析,最终总结了自己背书背不进去的原因,又结合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了这套自己的背书方法。
有了方法之后,我背书的效率就高了许多,在关键的九月和十月,过完了所有要背的内容,节省了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用在其它的复习工作上。
最终,我也拿到了跨专业考研初试410分,复试与总成绩第一的成绩。

我也想单独为考研人简单明确一下,背书对于考研的重要性。
背书是我们考研复习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文科专业课的考生,背书的时间可能占我们考研总复习时长的1/3甚至更多。
而理工科专业课的考生,也要背政治主观题、英语单词和作文,也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背书。
所以找到合适的背书方法,提升背书的效率,我们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做其它的复习工作,对我们的考研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2.背书背不进去的原因这一部分,是我考研后分析出的,自己考研时背书低效率的两点原因,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常常会犯的两点背书误区。
原因一:
相信很多同学背书时都有这种体会:
自己背书一开始背的好好地,背着背着,自己的思绪就飘走了,注意力就慢慢地不在背书上了,整个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想到自己初中高中发发生的事情,或是想到考研完了要去哪玩有什么计划,或是想到上一顿饭吃了什么,下顿饭要吃什么...然后就慢慢地,只剩下嘴巴在动,脑子根本不动,最后背了好几个小时就跟没背一样,什么都没记住。背书的时候是最容易走神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有这个感觉吧。
我们背书的效率不高,根本的原因,就是只用嘴在背,没有用脑子背书,知识不过脑子,它当然记不进去;
所以我们背书时,要动脑子理解书上的话然后去背,要保证注意力在背书上,保持动脑保持专注,当大脑在活动时,我们的背书效率才高。
在背书的时候,增加一个思考理解的过程,很能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你的大脑用在背书上,它自然不会去想其它的事情了。

原因二:
你们背书时,是不是还会有下面的这种体会呢:
自己已经背完了一整本书,背书时也不走神,每天背的东西也都记住了,感觉每天背书的效率挺高。但是背完整本书之后回头看看,发现这本书讲的是什么,里面有哪些章节,每一章讲的具体是啥,还是一点都不知道。最后,回头一看,书上的知识,背完一遍也都忘光了,还是一点没记住。这是为啥呢,背完一整本书之后,书上的内容却一点都不记得?
这是因为,你没有去把握这本书的整体框架,你背的知识之间没有联系。
你对这本书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不知道这本书具体每一章讲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每一章之间的联系,那些章节里面的具体知识点,你也真的很难记住。
用句口语化的话来说,就是你连这本书讲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记得住那一个个知识点呢?
就像让你去图书馆里找一本书,假如你对这个图书馆的结构一点不了解,只是漫无目的地瞎找,你得多久才能找得到?
这也好比题主所说的,「很多知识点像大海里的针」,知识点之间一点联系都没有,你从大海里捞针,怎么捞得出来?
只有心里对这个图书馆的架构有数,知道这本书在图书馆的哪个区域,也知道每个区域之间的位置关联,然后再去找,这样找书才会有方向得多,才容易得多对吧。
这本书里所有的知识就像是一个图书馆,这本书的每个单元,就像是这个图书馆里的一个个藏书区域,而你背下来的一个个知识点,就是图书馆里的一本本书。能够明白我的这个比喻吧。
你的脑海里得对要背的这本书有一个整体的框架,用框架拎着框架下面的那些知识点,知识点得是成体系的有联系的,而不能是散乱在各处的。
你得记住这本书讲了些什么东西,才能真正记得住这些具体的知识点。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去记这本书的框架,也就是目录,一定要记住这本书有哪些单元,每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每个单元之间有什么联系。
当你心里面很明白,哦,第一章讲的是这个,里面讲的是这三块的知识;接下来第二章讲的是这个,里面讲这三块的知识;第三章......这样,你背起知识点来就容易多了。
用框架引导着知识点,这样你背下来的知识点才能成体系得多,也容易记住得多。
(对于上面的这两点原因,我会在第四部分背书方法部分,再进行详细的方法指引)

3.背书的核心思想:要对书上的原话用自己的语言加工解释,“把书上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背意思而不是背句子,不需要一字不差有很多同学背书时喜欢钻牛角尖,想要去把书上的原话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差一个字都想重新背,其实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我们背书不一定要去背书上的原话,一定要对书上的原话有自己的加工解释。关键在背原话的意思,根本不用和书上背的一字不差,把要背内容的意思领会到,背那个意思就可以。
掌握了原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加工就好。
一般老师改试卷看答案,都没有那么死板,写出来的答案不需要和书上的原话一模一样,只需要表达出这个意思,然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这个意思都OK。
而且书上的话一般比较学术化,比较晦涩难懂,但我们要是把它们转换为自己熟悉的话语,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会更容易记住。
所以,绝非需要全部记忆,往往提取最关键的某几句话或者几个词,用自己的语言加工,就足够了。
背书时不需要给自己多大压力,想着去领会意思而不是背原话,记的时候记那些关键的,能概括原话意思的语句,简单一点就好。有了这个思路,背书的效率会高上许多。

4.背书的方法(以下三点相结合):①.关键词背书法②.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背诵③.一边背知识,一边一定要牢牢记住这本书的框架,一定要形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首先是我自己在去年考试时常用的背书方法:关键词背书法。
(这个背书方法应该也是大家常用的方法,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用)
顾名思义,也就是从一段话的几个句子中,每个句子提取出一至两个关键词,把一段话精缩为几个短语,再以这几个词语为基础与核心,通过领会这段话意思的方式,把这一段话背下来,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完全扩充开。
不要直接背诵书上的叙述性文字,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加工:比如提取出最适合自己记忆的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这是我当时考试时背的书上,一段很长的话,背的是“精确新闻”的定义。图中是我自己选择的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作为基础背这段话,背起来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
这个方法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把要背的内容精简了许多,另一个就是让自己背书的时候保持着思考,提取关键词的过程就是理解思考的过程,“把书上的话变成自己的话”,结合上文所说,有了思考,我们背书就会专注许多,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同时,有一个叫“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在背书时加以利用。
做一个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我们的记忆有一个遗忘的周期,在我们背完新东西之后(背东西的这一天不算)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五天,是我们记忆消退最快的时间节点。
所以在这些容易遗忘的时间进行回忆巩固,能在最大程度上加深我们的记忆。
也就是说,你在这一天背诵完的内容,在之后的1、2、4、7、15天分别进行回顾,这样我们的东西会背得最牢。



我们可以在网上买一个这样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表格,用表格记录下自己这一天背了什么,然后看看哪些天需要回顾,这样会更加一目了然。
但是我说实话,这种方法只是作为参考,擅长规划执行力强的同学可以用上,不推荐每一个人用,因为用了它有种约束自己的感觉,每天都规定了要完成的背书任务,实在有点麻烦。
考研本来就很累,能随性一点学就随性一点。
我当时就是背完了书之后的第一天,肯定会把前一天背过的背一遍,但是接下来就比较随意了,15天内有两三遍回顾就差不多。
这个方法给大家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背书一定要复习,尤其是在背完之后的几天,一定要回顾一遍,复习非常重要。

最后,在背书时,我们一边背书上的知识点,一边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这本书的框架。
我去年考研背书时,就做了这样一个工作:
我先把每本书的框架都认认真真整理了一遍,然后再去背这本书。
我要保证自己知道每一章在讲什么,每一章里有哪些要背的内容,然后再去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