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啥还是学不好( 三 )


这样的学习方法,就像学习菜谱,每个字都认识,但让你做道佛跳墙,你试试!



(为什么我流下了无情的口水?)
而学技能模式,则是像学做菜,菜谱什么的不重要,先上手带你做一遍,然后用菜谱和口诀让你掌握文字,并通过多做,融会贯通,形成能力,最终,对火候的掌握真正的游刃有余,还需要啥自行车?

全世界最知名的语言学家StephenKrashen教授的二语习得理论。他完整的阐述了如何才能最有效的学习一门外语。
Krashen教授把语言学习的方法分为“自然习得”(acquisition)和我们一般常用的“有意识学习”(learning)两种。
自然习得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是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掌握更多的语言;
Krashen教授指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只有通过自然习得的方法才能获得,而自然习得的唯一前提就是进行大量的可理解输入


【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啥还是学不好】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只与可理解输入的量有关。
而所谓可理解,就是能听懂。记住:如果一段英语对话,无需中文翻译就能读懂90%,那就是可理解的。

而我们大部分人刚开始学英语,听的都是语速又快、难度又高的东西...人家美国小孩儿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接受的可是简单、可理解、可视化的输入。这和我们自己小时候学说中国话,也是一样的过程。




按照你现在的英语学习方法,即使一个人掌握了再多的语言知识,如果没有足够量的可理解输入,他们也不可能自如地运用,这就是哑巴英语的原因。

所以,对于学英语来说,到底要怎么做?真正高效的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像我们自己学说话一样,有母语者,可以根据你的水平,对你说大量你能听得懂的话。
但是除了真正出国可以泡在母语环境里的人之外,很少有人能实现外语的流利。因为这种母语者对你进行大量可理解输入的学习方法,在非母语环境中实在是成本太高了。




很多同学说,那就是通过看电影、美剧学习喽?
不,一部剧中,你能听懂的部分太少了,如果需要逐字逐句去分析,反复跟读,耗费大量时间才能学好一部剧,那和传统的“刻意”学习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你的感知是被设计好的,场景也不是真实情景,这不符合可理解输入的自然习得规律!所以并不推荐!



我们要寻找的,是既低成本又能浸泡在英语母语环境还有一群老外每天对我说我大概能理解的话的内容!
有一些同学会推荐分级阅读,OK,找到适合自己的级别,算是低成本可理解输入了。有一些同学会推荐小猪佩奇等动画,OK,找到适合自己的级别,算是低成本可理解输入了。有一些同学会推荐voa,OK,找到适合自己的级别,算是低成本可理解输入了。但站在母语环境的角度,往往不能兼得,有些同学会推荐跨国交友软件,尤其是视频互动的,算是低成本母语环境了,但可理解输入就很难控制了。
给大家安利一下下面的短视频英语APP吧,鲜榨口语,基本满足了三个条件,低成本、可理解输入和母语环境。大家感受一下:
这样的真实生活英语短视频,有5个难度分级,入门-简单-进阶-真实世界—精通!保证了我可以找到适合我水平的视频。
这种每天在泡母语环境里进行可理解的输入的方式,跟每天坚持死记硬背的学英语,体验感真的有十万八千里的区别!
但像背单词等很多传统方式也不可能一下子抛弃,但我相信这种浸泡式的体验一定会对传统学习有着加速催化的效果。比如通过看真实语境来背单词,不用三遍,就几乎是形成长期记忆了,所以真真的值得安利一下。
对于每天坚持英语学习的小伙伴,希望本文能帮助你理解正确方法的重要性,不是说立刻抛弃原来的方法,而是在你已经形成的习惯之外,尝试新的更科学的方法,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最终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达到脱口而出的水平。语言能力提高了,考试还会差吗?
有收获就点一个赞和小心心吧,祝各位宝宝早日成为英语小能手,我们一起周游世界!
(づ ̄3 ̄)づ



懒人下载链接:
营销平台
■高中的时候,我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一个英语渣到英语学霸,而后拿到美国top8本科接近全奖的offer,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有些经验和方法在这里分享一下。
在总结经验之前,先说一下经过:我从小就是数理偏科生,不太喜欢文科这类死记硬背的学科(不是文科的错,实在是学校就是这么教的),对英语一直提不起兴趣。虽然也有花时间在学,但纯属被逼无奈,没有内在的驱动力,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成绩一直马马虎虎。
在初中的时候,看了几本书,突然开了窍,爱上了阅读,思考和写作。阅读了大量文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成了一个文理兼修的好少年。当时非常喜欢毛姆的两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和《人性的枷锁》,前者讲的是一个平庸的中年男人,突然疯狂地爱上了画油画,于是抛妻弃子,将一切世俗礼仪置之度外,我行我素地脱离琐碎中年生活的常轨,追寻自己真正的人生的故事,非常精彩。这在一个饱受应试教育摧残的少年心中(那时我也画油画),引起了深深的共鸣。于是有了想直接读英文原著的愿望。
在高一的某一天,买回一本原版TheMoonandSixpence一看,每页有十几二十来个不认识的单词,句式复杂,完全读不下去。当时非常泄气,但是转念一想,何不以此作为一个契机,去学习英语,读完原著,顺便把英语成绩提高呢?不禁有点兴奋,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当下就买了本新东方的四级单词本,花了几个星期先把大学基本的词汇都背了下来,然后找了一些简单点的儿童向的英文版文学作品,比如《彼得潘》,《柳林风声》,《小王子》等都读了一遍,边读边把不会的单词学习并背下来。在读的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了英语文学的美感和快感,这在平时上课的教材中是完全没有的。英语从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变成了一种对小说艺术和英语语言美感的欣赏,再也不一样了。
我再度打开了TheMoonandSixpence,惊喜的发现每页的生词降到了七八个左右,虽然查词典比较辛苦,但熬一下是能看下去的。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每天津津有味地花6-7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啃这本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连正常的学业也耽误了,以至于后来,我决定直接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这样我就能名正言顺的花更多的时间读英语原著啦。从此就开始了全力攻关英语的历程。(现在说的轻松,其实当时是个挺艰难的决定,因为家里并不富裕,需要申请奖学金,而美国本科给国际生的奖学金很难申请到,实在是九死一生)
从初中开始喜欢上读书和写作以来,用中文写了不少杂文和议论文,最长五六千字的都有,也上过一些小杂志。因为需要练习英语写作能力,我开始尝试将这个爱好和英语结合起来,直接用英语写作。也就是用英语来思考和表达自己,不再是考试中那种简单的看图说话了。在一个黄金周假期,把自己闷在家里7天,洋洋洒洒的写了篇一万词的英文议论文,OfUnfreedom(这个题目比较装逼,是模仿了毛姆《人性的枷锁》的英文名OfHumanBondage的格式),结合着之前看的一些哲学和人文社科,从多个方面讨论意志的不自由,我顺便贴出来吧,有兴趣可以看看:OfUnfreedom-专栏
再后来,就是在SAT(相当于美国的本科入学考试)上考了深圳市的前几名,也拿到了杜克大学带奖学金的offer,并在留学期间尝试和学习了很多原来没想过的东西,打开了不少新世界的大门。这些都是后话了,但是可以说学习英语这件事情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啊,一不小心故事说的有点长了,下面是经验总结:
1.\t学英语这个事情,是一个很大的范畴,非常模糊,不能算是一个明确,简单的目标,因此也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行动,事倍功半,也没有成就感。而读完TheMoonandSixpence是;有了一个明确、单纯而吸引人的目标在前面放着,就容易有所突破。
2.\t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除了语言学家,应该没有人会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可惜中国填鸭式的教育大多如此)。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学英语作为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获取英语所承载的内容和价值。那么对一般人来说学英语就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去死记硬背单词和研究语法,而是可以直接结合英语和内容来一起学习,而且是自己热爱的,感兴趣的内容,这方面因人而异。对那时的我来说是英文小说,后来到英文的电影,纪录片,社科书籍,网站,美剧,甚至游戏,有太多人类的精华是以英语呈现的(比汉语多,毕竟是世界通用语言,而且绝大部分的最前沿学术科研成果也都会是以英语论文的形式呈现,如果你有志做科研,学好英语也是必须的),找个自己喜欢的开始就可以了。不过说回来,先喜欢上阅读中文书籍还是很有好处的,如果平时连中文书都不喜欢看,想去爱上读英文会比较困难。
上面说的都是大方向的战略,至于学英语的具体战术方法,如果看的人多我再补充吧~
突然发现这回答没有加粗,没有表情包,也没有图片,在好像不会受欢迎。。那就强行补个图吧!以前画的,桌子上是那时比较喜欢的几本书,最右边一本哥特字体的就是OfHumanBondage。它边上那本圆体字的HomoLudens,中文名《游戏的人》



====================================================================
没想到感兴趣的同学还挺多,下面我就更新和补充一下。就从听,说,读,写4方面来说一下吧。
听:这个早期我主要是通过看英文电影和记录片来学习。一开始水平很烂,电影都要看几次才能流畅看完。第一次先打开英文字幕(千万不要看双语或中文字幕,没有学习效果),每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暂停,查清楚意思(那时用的电子词典,有生词本功能,可以回过来复习),把句子搞明白意思,再继续放。看完复习几次生词,再看一遍,这次基本上就能比较流畅的看字幕看完了。最后无字幕看。电影最好找趣味性比较强,自己愿意看2次以上的电影。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这部:高中看的,笑得我半死,看了几遍都有意思。



再来就是纪录片了,我强烈推荐,因为纪录片是言之有物的学习素材,不仅能学语言,还能学到知识。具体看什么记录片就看个人喜好了,历史,科技,人文的都有,我个人看得最多的是bbc生态纪录片,下面贴出来的几个都是巅峰神作,不看你都不知道地球有多么神奇和美丽,同时还能学到DavidAttenborough纯正的英式腔: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贴了,先把这些看了吧,就算不学英语也去看,真的,去看。
说:这个没太多好说的,按上面的办法多听听电影和美剧中的口语,然后多实际说,跟外国人对话。这个条件比较难,所以我出国前口语就很一般。其他常规办法比如跟着标准录音读,朗读经典之类的,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
读:就如我之前所说,我建议你先爱上中文阅读,这样会方便很多。我以前就是看了大量的译作,有很多喜欢的(除了毛姆的小说外,房龙写的历史也很有意思),后来都去找原著看了,看得津津有味。翻译的作品很难百分百还原原作的魅力,因此爱上译作之后读原作是很爽的。阅读的时候把写的好的句子划下来,反复欣赏和品味,也很有帮助,比如当时读MoonandSixpence摘的一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