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晋书》中记载:诸葛亮上朝要带100名侍卫,有没有这回事?( 三 )


由此可见 , 这种记载是不是出自《晋书》尚有疑窦 , 而是不是诸葛亮所为 , 那就更让人疑虑了 。毕竟 , 带着一百甲士上朝的人他就不是诸葛亮这样的人可以做出来的事 。人家是个儒雅的礼仪派代表 , 对刘备从来都恭恭顺顺 , 到了刘禅这里 , 虽然说受到了百般礼遇 , 却从来都是兢兢业业 , 死而后已 , 如此 , 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来呢?
假如诸葛亮有这样的赏赐 , 他会不会带百人入殿呢?
事实上 , 诸葛亮是不是有这样的赏赐还是个问号 , 因为从《诸葛亮传》里看 , 他在蜀政府所得到的封赏、所办的政事 , 都一一记载 , 而关于财帛、礼遇更是记录了很多 。为何就偏偏没有这一记载呢?
如果打开《魏略》 , 看一看刘禅的心里话 , 我们倒是更有理由相信 , 他对诸葛亮尊重是有的 , 但再给他更多地封赏倒未必 。因为什么?看这里:
"及禅位 , 以亮为丞相 , 委以诸事 , 谓亮曰:'政由葛氏 , 祭则寡人 。'"
什么意思?朝里的事一律交给诸葛亮来管理 , 我这个皇帝也就是个祭祀、执礼的人而已 。这就是说 , 诸葛亮上朝 , 那根本就是拜见皇帝 , 因为他就是"皇帝" , 决一切事 。这只能说明他权力大 , 而不是礼制逾越 。
事实上 , 想一想诸葛亮的为人 , 他无论如何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的 。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 , 这是诸葛亮奉行的处事原则 , 他深知做人太过出头会是什么结果 , 更知道礼遇过高而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
诸葛亮曾经说过:
"成都有桑八百株 , 薄田十五顷 , 子弟衣食 , 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 , 无别调度 , 随身衣食 , 悉仰于官 , 不别治生 , 以长尺寸 。若臣死之日 , 不使内有余帛 , 外有羸财 , 以负陛下。"
看看 , 自己家里有一点地 , 一点桑树 , 就可以供家人食用了 , 如果在外任官 , 除了穿的、吃的 , 其他都不需要 , 至自己去世之时 , 不能有余财 , 不然就是辜负了皇帝的厚望 。这样一个淡泊的人 , 如何会要皇帝赐的那样多财物呢?
不要说蜀国当时的财力不行 , 就是以当时的魏来讲 , 五千万钱也不是小数目 。而且 , 从《三国志·蜀书》的记载来看 , 里面几乎鲜有赐钱几万的 。诸葛亮作为一个精神境界高要求的人 , 肯定不会与自己的要求背道而驰 。
说到权势倾野 , 曹操绝对是不能不提的一个人 , 而他当年那样的显赫 , 也不过是"剑履上殿 , 赞拜不名" 。如果诸葛亮带百人上殿 , 那岂不是让自己超越曹操了吗?曹操于外是何等声名?诸葛亮又如何不知 。可见 , 人家诸葛亮天生就不是那种爱显摆 , 爱权力 , 有财物的人 , 他也绝对做不出带一百侍卫上殿的事 。
诸葛亮的一生就是比上不足 , 比下有余 , 有雄心壮志 , 也有义气行事 , 但偏对钱财官位不看在眼中 。他对自己个人私欲的克制是世人公认的 , 那样耀武扬威明显不符合诸葛亮的个人形象 。但如果真有这样带一百人上殿的记载的话 , 想来也是断章取义的一句话 , 其真实所指有待求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