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105个产业带“双11”销售过亿 阿里巴巴“滴灌”中国经济毛细血管( 二 )


为何是阿里巴巴?
中国正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 在这一过程中 , 产业带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至为关键 。 淘宝C2M模式和淘宝特价版作为数字新基建的探索和尝试 , 正在帮助产业带商家加速数字化转型 , 把握“后疫情”机会 。
在供给侧 , 依托阿里巴巴的仓储、物流、工业互联网、金融等系统化模式 , 可以解决产业带商家物流效率、融资难 , 以及数字化转型等全链路问题 。 旗下多个平台帮助工厂用C2M商品供给直面消费者 , 是打开了新的供给路线 。 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为低价、优质的产品 。
阿里巴巴在产业带复苏中提供了一个凝聚力 。 不仅凝聚了厂家和消费者 , 而且通过1688、淘宝、淘宝特价版等多个层次分明的消费分级市场 , 为产业带商家找到立体的转型升级解决方案 。 其中 , 1688平台专注批发、淘宝特价版主要服务于“厂货”定制化生产 ,聚划算擅长于将小众品牌“打造爆品” , 而天猫则可以“孵化”新星 , 让品牌可以成长为名牌 。 可以说 , 从厂货到名牌 , 阿里巴巴已经准备好足够的品牌来支撑产业带商家成长 。
此外 , 后者的成功背后凝聚了菜鸟基于产业带的完善物流体系 , 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AI体系快速将消费者需求转变为商品 , 并且有阿里巴巴耕耘了超过二十年的B2B业务支撑 。
在消费端 , 阿里巴巴拥有巨大的消费者群体 , 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7.57亿 。 更具绝对优势的是 , 消费者对阿里平台已形成“优质优价”的心智 。 阿里投资者日的数据显示 , 在淘宝天猫平台上 , 超过1.9亿用户年消费规模超过7000元 , 年度留存率98% 。 新用户首年平均消费2500元 , 到第五年升至10000元 , 用户忠诚度极高 。
阿里巴巴的发展 , 其实正是中国经济数字化的绝佳样本 。 作为中国第一大电商平台 , 无论是最开始To B业务线上化开启中国电商业务正式发展先河 , 还是随后的零售端数字化、外贸数字化、新零售等多元化尝试 , 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孵化了金融、物流的数字化 , 而后随着云计算等技术以及金融、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完善 , 已经全面开启了产业的数字化 。
在产业带数字化能力中 , 阿里巴巴也已沉淀了20多年 。 从早期与波司登等知名品牌合作 , 到如今推出内循环三大通路 , 即针对加工定制市场的“找工厂”业务、针对批发分销市场的“超级买家”计划和针对零售市场的“直通淘宝特价版” 。 伴随产业带升级的提出 , 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进程在明显拓宽、加深 , 推进产业带经济从部分数字化走向全面数字化 。
从短期来看 , 数字化是产业带商家复工复产并实现恢复增长的主要动力 。 从长期来看 , 数字化是产业带商家从简单的加工制造向更高阶段延伸的新引擎 。
直观的表现是 , 今年的天猫双11成为了产业带商家“回血”主战场 。 数据显示 , 擅长打造产品爆发力的聚划算 , 在天猫双11狂欢节的第一个阶段率先卖空30个产业带 , 整体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26倍 。
如今 , 通过数字化转型开辟线上战场的产业带商家不仅“缓过来”了 , 而且已经成功反哺天猫双11 , 成为天猫双11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
作为疫情之后关键的内需爆发点 , 今年的天猫双11被商家寄予了极大期待 , 特别是中小商家、新兴品牌、产业带等新商家的加盟让今年的天猫双11狂欢节成为有史以来参与商家数量最多 , 规模最大的一次 。 数据显示 , 本次天猫双11狂欢节有超过500万的商家参与 , 其中包括了400多万的中小品牌、中小商家 , 还有20万的品牌商 , 以及2000个产业带参与其中 。
11月12日 , 天猫发布的《双十一产业带“回血”报告》显示 , 天猫双11期间 , 广东家装灯饰产业带、浙江杭州服饰产业带、江苏苏州美妆产业带、福建泉州男士产业带 , 以及江西赣州家具产业带等五省的10个产业带 , 成交额均超过10亿元 , 其中广东占四个、浙江三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