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二 )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清末的北京街头 , 叫卖声被称为“京叫”除了各具特色的声响广告外 , 店面广告“ 招幌 ” (招牌加幌子) 也是古代商家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 。招牌多以文字为主 , 写有店铺的名称、字号 。 幌子最初特指酒店门面的布招旗帘 (即“酒旗”), 后来加以引申 , 成为展示店铺出售物品和服务项目标志的统称 。“宋人有酤酒者 , 升概甚平 , 遇客甚谨 , 为酒甚美 , 悬帜甚高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幌子不局限于用文字书写 , 可根据商家的性质 , 悬挂与所经营商品相关的各类实物 , 充斥着生动的细节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清 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 ,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画中显示了商家各具特色的招幌光靠招幌显示自家招牌还不够 , 商家们为了提高商品的档次 , 还喜欢将店面“包装”得非常豪华 , 吸引顾客上门 。宋代流行的、用竹木与彩帛搭建起来的 彩楼欢门 就是一种常见的的店铺装饰 , 这类广告一般用于酒店 , 越是高级的酒店 , 彩楼欢门就越豪华 。“凡京师酒店 , 门首皆缚彩楼欢门 。 ”“九桥门街市酒店 , 彩楼相对 , 绣旆相招 , 掩翳天日 。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脚店的彩楼欢门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正店的彩楼欢门为使店铺晚上也能张扬醒目 , 商家们还会给招牌配上 灯箱 和 灯笼, 天黑点亮后 , 远远可观 。比如《清明上河图》中脚店的招牌就是一个典型的灯箱 , 正店的彩楼上则挂满了灯笼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脚店灯箱招牌然而 , 若是以为古代商家只会在原地打广告招揽顾客 , 那就太小瞧他们了 。北宋时期 , 山东济南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铜版印刷“ 宣传单 ” , 可比英国最早的印刷广告还提前了三百年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宋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印刷广告 铜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张铜版雕刻印刷广告 , 最上方是店铺名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 , 中间是白兔抱铁杵捣药的图案 , 图案左右标注“认门前白兔儿为记” , 下方写有说明商品质地和销售办法的文字:“收买上等钢条 , 造功夫细针 。 不误宅院使用 , □□兴贩 , 别有加饶 , 请记白 。 ”翻译过来 , 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促销活动赠服务“双十一”最让人招架不住的就是商家的优惠折扣活动 , 不趁机薅一把羊毛就感觉自己损失了“几个亿” 。 殊不知 , 这些手段都出自古人的生意经!即便广告打得再响 , 价格优惠才是王道 , 古代商家也深谙这一道理 。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 秦汉商人已经意识到“贪贾三之 , 廉贾五之” , 意思是贪图厚利的只能赚30% , 而薄利多销可以赚50% 。 所以古代很早就有了“ 削价 ” (让利销售) 的打折手段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中有店铺挂出“倾销”字样“商业之父”范蠡提出“贵出如粪土 , 贱取如珠玉” , 则进一步划出了商品营销的重点 , 即在商品值钱的时候 , 一定要加强推销 , 赶紧出手 , 商品一旦过气 , 就会变得分文不值 。于是商家们为使货物尽快出手 , 展开了五花八门的促销方式 。 不仅发放“ 红票 ” (赠券), 更会设计游戏吸引顾客 , 其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关扑”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王弘力《中国古代风俗百图·宋·担酒上坟》 左下画面表现的即为“关扑”“ 关扑 ”是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销售手段 , 用预售的各种商品作为彩头 , 顾客将钱或物品押给店主作为赌注 , 按照约定的方式 , 如转盘、抛铜钱、套圈等 , 只要投中了就可以免费或低价得到商品 , 若输了则钱物归店家 。是不是很像现在的抽签转盘摸奖?“大街关扑 , 如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鱼鲜猪羊蹄肉 , 及细画绢扇……诸般果子及四时景物 , 预行扑卖 , 以为赏心乐事之需耳 。 ”——南宋 吴自牧《梦梁录》这种营销方式抓住了大众喜欢碰运气、贪便宜的心理 , 为防人们沉迷于此 , 宋代政府对“关扑”进行了限制 , 只允许在“元旦”“寒食”“冬至”三天使用 , 其余时间一律算作“非法赌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