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购物不只是现代人的专利 ,古代商家为吸引买家购物同样花样百出 。 即便穿越回古代 , 怕是也躲不过剁手的“大坑” , 不信就一起来看看古人高明的营销手段 。迎合节日做生意古代既没有电商 , 也没有现在随处可见的超市和大卖场 , 古人购物是在当时比较流行的“ 集市 ” , 即人们约定一个日子 , 聚集到某个固定场所进行商品交易 。 一般认为 , 集市大约起源于殷、周时期 。“日中为市 , 致天下之民 , 聚天下之货 , 交易而退 , 各得其所 。 ”——《易·系辞》每到逢年过节 , 集市上人来人往、成交量很可观 , 因此古代的每个节日几乎都被商人利用来做“节令生意” , 举办属于古人的“购物节” 。 这之中 , 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中元节的集市最为热闹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春节 人们往往要置办大量年货 , 所以就有了每年农历腊月出现 , 专为出售各种过年必备品而举办的“腊月集” 。“近岁节 , 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 , 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 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 , 以备除夜之用 。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清 丁观鹏 《太平春市图》局部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春节后 ,元宵 的购物节也称“灯市” , 以卖花灯为主 。 人们赏花灯 , 猜灯谜 , 放河灯 , 集市上各式各样的灯笼琳琅满目 , 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都城自旧岁冬孟驾回……天街茶肆 , 渐已罗列灯毬等求售 , 谓之‘灯市’ 。 自此以后 , 每夕皆然 。 ”——南宋 周密《武林旧事·元夕》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明 佚名《上元灯彩图》局部古时 寒食节 在 清明节 之前 , 两个节日连在一起过 , 正好七天左右 , 妥妥的黄金周!趁着假期 , 古人会踏青出游 。 人流量一大 , 集市便热闹开了 , 商家们借机摆出时令糕点 , 为人们的春游活动备上吃食 。“节日四野如市 , 往往就芳树之下 , 或园囿之间 , 罗列杯盘 , 互相劝酬 。 ……各携枣锢、炊饼 , 黄胖、掉刀 , 名花异果 , 山亭戏具 , 鸭卵鸡刍 , 谓之‘门外土仪’ 。 ……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 。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明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 辽宁省博物馆藏七夕 乞巧节, 是真正属于女子的节日 。 姑娘们穿上新买的衣服 , 将自己亲手做的小玩意儿或好吃的瓜果摆出去卖 。当时的乞巧市 , 人多得连车马都过不去 , 女性的购买能力自古就不容小觑呀 。“七夕 , 潘楼前买卖乞巧物 。 自七月一日 , 车马嗔咽 , 至七夕前三日 , 车马不通行 , 相次壅遏 , 不复得出 , 至夜方散 。 ”——宋 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明人仿仇英《汉宫乞巧图》局部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到 中元节 时 , 各地都会举行斋会进行祭祀 , 唐代甚至将中元节设置成“法定小长假” , 放假三天 。这三天里 , 各种各样的祭祀品被摆进集市 , 而且许多东西是在平时很难买到的 。“先数日 , 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 。 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 。 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 。 耍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 , 及印卖《尊胜目连经》 。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南宋 李嵩《骷髅幻戏图》 , 故宫博物院藏无论是商贩还是买家 , 参与古代集市都需要赶早 , 路程远的 , 半夜就得起来!花式广告博眼球做生意少不了要利用广告宣传 , 打响知名度 。 古代商家在这方面可一点不输今人 。要想东西卖得好 , 首先就得叫得响!早在先秦时期 , 就已经出现了用 器物声响叫卖 的“音响广告” 。 《楚辞·天问》写道:“师望在肆 , 鼓刀扬声 。 ”意思是说 , 姜太公曾经在市场卖肉 , 不断地挥舞屠刀作响 。 《淮南子》也有“太公之鼓刀”的类似记载 。利用刀声开腔把大家注意力吸引过来 , 这阵仗够气势!打广告,搞促销,古代的购物营销“套路”也不少
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有人打响板招揽生意也是利用声响造势而古代商家最简单、最普遍的广告手段还属“ 吆喝 ” 。 宋代商人善于推销商品 , 叫卖声十分有特点 , 称为“吟叫” , 不仅各有音调 , 更会附上精心编写的辞章 。“京师凡卖一物 , 必有声韵 , 其吟哦俱不同 , 故市人采其声调 , 闲以词章 , 以为戏乐也 。 今盛行于世 , 又谓之吟叫也 。 ”——宋 高承《事物纪原》到明清时 , 吆喝已是一种通俗的商品宣传方式 。 清代的闲园鞠农专门将各种市声辑撰于《燕市货声》一书 , 生动的古代广告词儿醒脑又上头 。“铁蚕豆 , 大把抓,娶了媳妇不要妈 。 ”“小炸食 , 我的高;一个大 , 买一包;哄孩子 , 他不闹 , 他不淘 。 ”“姑娘吃了我的糖顺面 , 又会扎花 , 又会纺线 , 小秃儿吃了我的糖顺面 , 明天长短发 , 后天梳小辫 。 ”并且 , 《燕市货声》里还提到吆喝声配合其他声响共同造势 , 比如磨刀磨剪子的“分数种 , 有吹喇叭者 , 有打铁链者”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