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一碗河南好米!” 新乡农民自建博物馆讲述稻米与黄河的故事

“我想通过博物馆讲述稻米与黄河的故事 , 以原阳大米为立足点 , 沿母亲河溯源悠久的中原农耕文明 , 探寻稻作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报采访人员赵同增
你知道水稻是怎样被“驯化”的吗?你知道水稻是如何从中国“走”遍全球的吗?你知道黄河两岸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吗?你知道咱的原阳大米得过多少国际、国内金奖吗?
11月5日 , 采访人员来到新乡平原示范区原武镇东合角村 , 走进刚刚建成投运的中国·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 。
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的迎面墙 , 正中间是一个硕大的“稷”字 , 周围是116个米字旁的汉字 , 让人感叹古人对粮食、稻米发自内心的珍惜与渴望 。 走进博物馆 , 穹顶绘着鱼稻共生的吉祥画面 , 蜡像、图片、视频和实物展品生动地讲述着水稻的故事;舂米坊、米酒坊、米醋坊 , 让你亲身体验水稻制品的美味……博物馆总面积1000平方米 , 分天下社稷、稻之源、稻之耕等7个主题展厅 。
【|“只为一碗河南好米!” 新乡农民自建博物馆讲述稻米与黄河的故事】“我想通过博物馆讲述稻米与黄河的故事 , 以原阳大米为立足点 , 沿母亲河溯源悠久的中原农耕文明 , 探寻稻作文化的前世今生!”博物馆“馆主”、农民企业家赵建华还客串起了讲解员 。 为建这座博物馆 , 他谋划了5年时间 , 个人投资300余万元 , 东奔西走收集了近百件展品 。
为何赵建华要铁了心建博物馆?他说 , 黄河北岸过去多为盐碱地 , “冬春白茫茫 , 夏秋水汪汪;遍地蛤蟆叫 , 出碱不出粮”的顺口溜 , 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真实写照 。 时任原武公社书记乔永庆带领干部群众引黄稻改 , 成功治住了盐碱 , 种出了美味营养的天然弱碱性水稻 。
几十年来 , 原阳大米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 还打出了名气成为远近有名的“金字招牌” , 让乡亲们扬眉吐气、骄傲不已 , 对水稻的感情“到了骨子里” 。
“我去东北五常、台东池上、日本新潟等稻米产地参观考察过 , 见当地都建了博物馆 , 就想着咱为啥就不能为原阳大米、黄河稻米建个博物馆呢?!”赵建华说 , 因种种原因 , 近几年周边农民种植水稻的热情不断降低 , 原阳大米种植面积已从鼎盛时的近50万亩减少到不足10万亩 , 这让他很揪心 , 也想通过建稻米文化博物馆 , 重新唤起大家对水稻的感情和热情 。
“只为一碗河南好米!”赵建华说 , 下一步 , 他将继续向博物馆注入资金 , 同时联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广大稻农 , 不断丰富博物馆的层次和内涵 , 让博物馆越办越好 , 为弘扬黄河文化和发展水稻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