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在线|双十一成热词制造机,“双节棍”“尾款人”走红( 三 )


本文插图

而在抖音平台 , 阿里和李雪琴合作的视频“商业鬼才李雪琴 #李雪琴想4000亿盘下阿里 #光棍变双节棍”获赞数高达203万 , 这也是“双节棍”所创造的营销热点 。
澎湃在线|双十一成热词制造机,“双节棍”“尾款人”走红
本文插图
【澎湃在线|双十一成热词制造机,“双节棍”“尾款人”走红】


今年 , 从双十一衍生出来的流行梗层出不穷 , “双节棍”“尾款人”“李性消费”“琦乐吾穷”等热词均凸显了双十一对网络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影响力 。
有媒体预测 , “双节棍”大概率会成为将入选2020年度十大热词 。 从知微事见“2020网络热词”专题看 , 双11未至 , “双节棍”已有63.1的影响力 , 与今年大热的“黑人抬棺”等热词不相上下 。
澎湃在线|双十一成热词制造机,“双节棍”“尾款人”走红
本文插图

来源:不少人感慨 , “双11”越来越像个节日了 。 盖楼、养猫 , 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 今年还提前预售、拉长战线、零点守夜刷屏抢货 , 从形式到内容 , 跟过年买年货的的气氛简直不相上下 。
中国青年报文章称双十一的节日意义是“用集中购物来慰藉平淡日常生活” , 从2009年11月11日起 , 这样一个原本平平无奇的日子 , 就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义 , 成为了“媒介事件”的典型案例 。 每个人都是狂欢节的参与者 , 会在深夜为一句“所有女孩 , 来咯”而心潮澎湃 , 在十点前因养猫比拼而焦虑揪心 , “丁工人”“尾款人” , 都是这场媒介事件中每个受邀出演的消费者 。
当我们谈论双十一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从“剁手党”到“吃土少年”再到“尾款人” , 层出不穷的热词、乐此不疲的玩梗 , 都体现了天猫双11国民级的影响力 。 “售额突破XXX亿”“总销量xxxx万单”诸如此类的战报已经无法刺激受众心理 , 取而代之的是轻松调侃、口口相传的流行语 。 在这些热词热梗被讨论和传播的过程中 , 网友们强烈的参与感被激发出来 , 合力将双11演绎成一场流行文化盛宴 。 当消费不再只是一种个人行为 , 而是衍生成社会现象、舆论风向时 , 双十一已经不仅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 , 也正在成为全民娱乐的狂欢节 。
如果不出意外 , 下一个狂欢该是“集五福”了 。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2020热词预定!“双节棍”“尾款人”走红……双十一成热词制造机》
阅读原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