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二本学生”、“小镇做题家”背后有教育之问

【学生|“二本学生”、“小镇做题家”背后有教育之问】“二本学生”“小镇做题家”背后有教育之问
高分考进名校的学生 , 自嘲为“小镇做题家”;只考进普通院校的学生 , 身上被贴上“二本标签” 。 近半年来 , 对这两个标签及对应群体的讨论热度始终不减 。
虽然相关的讨论指向现实中的多个面向 , 对教育的探讨无疑是讨论最为集中的 。 人们咂摸标签背后的复杂情绪 , 也没有停止过“何以如此”的追问 。 在讨论中 , 有人感慨 , 这两个群体现实中遭遇的尴尬是“学历通胀”“学历贬值”的结果 。 实不尽然 。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 , 然而对于大学生 , 社会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精英思维 。 学生们把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作为求学目标 , 而社会则根据学历高低把高校与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
考进名校的小镇青年的问题在于 , 他们在基础教育求学时期 , 一直被灌输只要考进名校就可以“改变命运”的观念 。 在我国目前的高考录取体制下 , 高考总分无疑还是进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的最主要依据 , 因此他们只顾刷题提分 , 对其他方面的能力与素养的涵养甚少关注或者根本顾及不上 。 等他们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 , 名校身份并没能带来预期中的价值 , 而由于疏于特长、创新能力的培养 , 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幡然发现 , 除了有一纸名校文凭外 , 他们似乎并无拿得出手的核心竞争力 。
有人认为 , 这应该归咎于这些学生成长的资源不足 , 他们如果不刷题提分 , 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名校 。 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两条不同路径 , 一条是简单的灌输、刷题;另一条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 把学习能力作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 。 也只有后者这种不以功利的提分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 才有可能通过非功利的素养培养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
那些认为应试教育对乡镇孩子“更有利”的观念 , 实际是剥夺乡村孩子接受完整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 。 这对社会也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 即乡村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 , 不能只让孩子刷题 , 要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 , 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有关部门要读懂这种“弦外之音” 。
“二本学生”的尴尬 , 也部分与他们所读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有关 。 需要指出的是 , 本科院校本没有一本、二本、三本之分 , 这种区分 , 来自于高考录取的批次安排 , 而最初的批次安排也只是为了录取工作方便 。 然而在我国社会 , 却演变为学校的身份 。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新高考改革 , 已明确提出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 随着高考录取批次的取消 , 所有本科院校在招生时将平等竞争 , 一本、二本这样的学校身份标签 , 将逐渐淡化 。
“二本院校”大多为地方本科院校 , 这些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 应该是进行职业教育 , 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 2014年 , 我国教育部还提出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行职业教育的要求 。 但是 ,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却一心想着建设“高大上”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 想申请硕士点、博士点 , 对于占学校绝对主体的本科教育 , 也采取应试教育方式 , 把组织学生考研作为目标 , 追求考研率 。 一些学校的本科教育 , 存在和高中教育同样的问题 , 纳入考研的科目教学受到重视 , 而没纳入考研的科目 , 则对学生提出较低的要求 。 这导致学生接受的本科教育并不完整 , 整体就业也较为艰难 。 在所有高校毕业生中 , 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就业最难的群体 , 与这种办学导向有关 。
这些讨论对我们来说 , 也是一个重新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的契机 。 在教育发展的小背景和人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之下 , 我们的教育和学校等主体要如何调适以应对这种变化?对于这个宏大的课题 , 我们可能无法马上得出答案 , 也不必急于一时作出回答 。 但对于这两个标签所共同指向的教育升学导向、学历导向问题 , 则是我们眼下可以作出改变的 。
要重视给学生在各阶段的完整教育 。 也只有获得完整而高质量的教育 , 学生才不会只盯着学历 , 拿学历说事 , 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 , 并不只是一纸文凭 , 而是高质量的教育回报 。 理性地说 ,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 , “学历贬值”是大趋势 , 我们应该更关注教育本身 。 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型 , 只能加速不能停滞 。
(作者:熊丙奇 , 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