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招牌“一刀切”,让审美倒退了几千年( 二 )

店铺招牌“一刀切”,让审美倒退了几千年
明清时期多是匾额招牌 , 许多商家把儒家提倡的“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 , 刻写于匾额之中 , 高悬于店外 , 如“同仁堂”“全聚德”等 。很多文学作品中也都有关于招牌的描写 , 民国女作家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就描写了她家乡街上的招牌:卖盐的写个“盐”字 , 布店门口挂两块布 , 牙医门口画着牙齿.....真是形式各样 , 让人一目了然 。商铺是城市最小的细胞 , 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 店招则是商铺的灵魂 。好莱坞多次在香港取景 , 是因为那些拥挤不堪、密密麻麻的招牌里 , 有一个鲜活生动、个性交融的中国 。店铺招牌“一刀切”,让审美倒退了几千年
一个城市的招牌 , 是由这个城市的内在性格驱动出来的 , “一刀切”的模式 , 让一个城市很难再有美的故事 。罗素说:“参差百态 , 乃是幸福的本源 。 ”一模一样的招牌 , 是在绑架审美和消抹艺术 。秩序会产生美 , 但秩序井然不代表“一刀切”的统一 , 那样只会产生死板 , 无论是人、店铺、还是城市 , 失去了个性 , 就失去了灵魂 。店铺招牌“一刀切”,让审美倒退了几千年
我们应该停下“统一店招”的脚步 , 重新审视城市规划的美感 , 让真正的中国文化审美再度注入店铺的灵魂 , 找回属于自己的个性 。毕竟 , 中国文化孕育出的中国美学一直是世界各地争相模仿的对象 , 我们的招牌文化审美也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 , 相信不久的将来 , 我们的店招审美一定会回归到中国文化的本源 , 重新美出新高度 。来源;看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