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第一村”嬗变记

203米国金中心高耸挺拔 , 苏式“和园”典雅别致……是村不像村 , 是很多人对东岭村的初印象 。
东岭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大道东段 , 全村215户 , 800多人 。 曾经的这里 , 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 人均只有三分河滩地 , “半年糠菜半年粮 , 有女不嫁东岭郎”是当时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
如今的这里 , 坐拥“中国西部第一村”“全国文明村”等多项荣誉 。 巨变背后 , 是一个中国500强企业的成长故事 , 也是一个“村企合一,以企带村 , 共同发展”机制下共同富裕的故事 。
|“中国西部第一村”嬗变记
文章图片

东岭村新貌 。
从铁皮加工铺到中国500强企业
东岭村原本是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联盟村的一个生产小组 , 改革开放前 , 村里一穷二白 , 路烂、房子烂 , 吃不饱饭的人不少 。
1978年 , 村里依托地处宝鸡市郊区的地理优势 , 用村集体16间门面房办起了一个黑白铁皮加工部 , 加工炉子烟筒、水桶和烧水壶等 。 谁也没想到 , 这个小小的加工部 , 日后会成为年收入达1300亿元的中国500强企业 。 同样没想到的 , 还有一路的艰辛 。
【|“中国西部第一村”嬗变记】1988年 , 就在铁皮加工铺扩大经营范围、成立东岭机械铆焊厂时 , 一场事故将工厂推向了散伙的边缘 。 人心不安、厂子太小……众多问题面前 , 很多人退缩了 。 村民李黑记临危受命 , 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承包了铆焊厂 。 回想起当初 , 至今村民们仍会感慨 , “没有他的这个举措 , 东岭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 ”
为了摆脱困境 , 什么能挣钱铆焊厂就生产什么 , 铁丝、园钉、铁簸箕等都在市场大受欢迎 。 1992年 , 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 , 李黑记敏锐地捕捉到全国即将迎来建设高潮的历史机遇 , 主动从铁皮加工转向钢铁经营贸易 , 仅2年时间产值就超过亿元 , 成为全国典型 。 而后 , 借助政策 , 铆焊厂先后兼并多家企业 , 成立了集金属加工、贸易、建材、运输等产业为一体的东岭集团 , 李黑记担任董事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