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访”在古代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为何还能延续几千年?
满清四大冤案之一 , 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杨乃武与小白菜》 , 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后 , 也是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 , 两人的冤情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 , 而杨乃武的姐姐为他洗冤 , 踏上漫漫进京告御状的道路 , 最终两人沉冤得雪 。
在这部剧中 , 告御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 这件事发生在清朝 , 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 , 可以看到当时想要越级上诉有多么难 , 可想而知 , 现在在我国依然保留下来的上访文化 , 在古代执行力有多么低 。
既然上访在古代这么难以施行 , 为何会被代代流传下来呢?上访 , 在每个朝代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革呢?
文章图片
图片:《杨乃武与小白菜》上公堂剧照
一、古代上访制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深知这个道理 , 特别是一个王朝刚建立的时候 , 为了稳定百姓 , 几乎每个皇帝都会颁布一些有益于民生的举措 , 上访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
皇帝日理万机 , 幅员辽阔 , 自然无法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管理得当 , 所以下放给地方官员一定的权力是在所难免的 , 可是俗话又说山高皇帝远 , 远离政治权力中心的地方官 , 其实对百姓的克扣最为严重 。
而官官相护 , 确实让许多有冤屈的百姓无处申告 , 于是 , 皇帝就想出了一个“越级上诉”的办法来 ,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上访” , 皇帝一般在京城 , 想要找皇帝上访 , 百姓就要千里迢迢赶到京城 , 因此这种行为也被称为“京控” , 在清朝嘉庆皇帝年间 , 京控得到了皇帝的支持 , 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达到巅峰 。
文章图片
图片:在皇帝面前告御状剧照
二、上访的历史演变
1、尧舜的木牌上访雏形
尧舜时期就有上访制度的雏形 , 为了让百姓能够和最高统治者直接沟通 , 尧舜时期在每个交通要道安装一块木牌 , 百姓要是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扯不清的事情都可以刻在木牌上 , 等最高领导人阅读之后再进行分析解决 。
作为最早的上访雏形 , 在尧舜年间是比较平和的 , 因为很多百姓更多是为最高权力者提供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议 , 很少涉及到贪官污吏的恶劣途径 。 这种制度因为确实给统治者带来了许多帮助 , 所以被一直沿用下去 。
文章图片
图片:在木牌上刻字剧照
2、先秦的肺石听辞
《周礼》当中记载了关于上访的进一步发展形势 , 西周时期 , 统治者认为官员也应当要有心有肺 , 因此在朝门外设立一个部门 , 在这个部门外挂上一块像心肺的石头 , 假如百姓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冤屈 , 可以直接到这个挂着肺石的部分进行陈情 。
因为上访的人并不多 , 这个部分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抽调的 , 有时不在位置上 , 因此后来又增加了“路鼓之制” , 就是在肺石旁边多放一个鼓 , 百姓找不到官员鸣冤的时候 , 可以敲打这个鼓 , 用鼓声唤来官员 , 然后进行申诉 。
可以说 , 先秦时期的上访制度比较柔和 , 贴近百姓 ,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当时人们似乎比较淳朴 , 不会像后来皇帝们口中的“刁民” , 动不动就要上诉上访为难一下当朝皇帝 。
文章图片
图片:敲鼓鸣冤剧照
3、汉朝的登闻鼓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了汉朝 , 这个时期的上访制度也是很亲民的 , 皇帝在宫门外就直接挂了一面鼓 , 百姓有什么冤屈可以直接击鼓 , 汉文帝利用这个登闻鼓确实做了不少好事 。
当时的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行 , 按照当时的法律应当处以肉刑 , 本来淳于公已经抓进来准备行刑了 , 他的小棉袄——缇萦去击打了登闻鼓 , 请求面见圣上 。
汉文帝抽空会见了缇萦 , 她并不否认父亲的罪行 , 只是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 , 父债子还 , 自愿充公为官府婢 , 用此来抵消父亲的肉刑 。
汉文帝果然被缇萦的孝心打动 , 同时也发现肉刑过于残酷 , 自此废掉了这个刑罚 ,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 , 同时也是百姓越级上访的成功案例 。
文章图片
图片:缇萦敲登闻鼓剧照
4、唐代严厉管控上访者
汉朝鼓励这种越级上访制度 , 结果给皇帝带来了许多矛盾 , 国事日理万机 , 同时还要抽时间来处理这些家长里短 , 因此 , 当唐接过这根接力棒的时候 , 最先提上整改议程的就是这上访制度 。
唐代的管理层认为 , 不是不让百姓上访 , 只是如果每一件事都来打扰皇帝 , 那么这皇帝当还是不当?于是 , 唐朝对于上访进行了严格的管理:不得随意去拦御驾告状 , 在唐代 , 如果去拦皇帝的轿子或马车进行告状 , 首先要打40大板 , 这是不敬之罪 , 打完有力气了再来告状 。
同时 , 唐代对于官员处理百姓上访也有明确规定 , 不是所有告御状的百姓都会被受理 , 大部分还是会打回地方 , 勒令当地官员重新审理 , 如果这样依然无法解决当事人的问题 , 才可以进行越级上诉 。
只是 , 这样的上诉要比以前困难多了 , 想要告御状得先看身子骨能不能经得起那40大板 , 要是被打得有去无回 , 那还是算了 。
文章图片
图片:被打板子剧照
三、明朝《大诰》
唐朝皇帝如此打压老百姓 , 朱元璋第一个站出来喊不 , 这位从草根走出来的布衣皇帝 , 上任之后特别关注百姓疾苦 , 自己从民间走来 , 更知道哪些小官小隶之间的勾结与欺压 , 于是 , 朱元璋大力鼓励百姓上访的时候 , 还制作了一部《大诰》 。
这部书里面非常详尽的讲述了当时发生在明朝的一个真实故事:当时的官员何添观如何欺压百姓 , 不让他们上访 , 一路上纠缠不休 , 最后如何被绳之以法 。
这部《大诰》其实就是要时时刻刻告诫官员们 , 你们做的事情我都知道 , 不是我不罚你们 , 只是时候未到 。 除此之外 , 朱元璋居然还允许百姓可以将阻拦自己上访的官员捆了 , 一起送到京城来惩罚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大诰》
这些措施看似保护了百姓的权益 , 其实是进一步加速了明朝官员内部的腐败和不作为 , 百姓的权力大起来之后 , 难免会出现“刁民” , 他们利用皇帝给予的权力 , 恶意诽谤官员 , 勒索官员 , 甚至直接罢免官员 , 官员们敢怒不敢言 , 任由这些“刁民”为非作歹 。
而这些“刁民”中大部分是当地的小混混 , 于是他们开始和官员勾结 , 欺压那些真正需要上访的百姓 , 渐渐的 , 朱元璋建立起来的越级上访制度成了摆设 , 即便皇帝不停的鼓励百姓上访 , 希望他们能为自己带来当地官员的一些信息 , 可是上访的人却越来越少 。
清朝则对明朝的上访制度进行了改革 , 但同时对于上访人员的条件也多加限制 , 变成了上访最困难的朝代 , 才会导致了满清四大冤案的发生 。
文章作者:大慧
【“上访”在古代执行起来困难重重,为何还能延续几千年?】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推荐阅读
- 浪胃仙|泡泡龙的离世给所有吃播提了醒,浪胃仙顺势决定“转行”,新职业认真的吗?
- 结核|再见吧,“结核君”
- 感受松软海绵蛋糕“弹弹弹”
- 精河县精深加工,把每颗枸杞都“吃干榨尽”!
- 三星堆遗址|三星堆“迁都”猜想|自然灾害说:洪水、地震等致三星堆古城毁亡
- 农民|春分时节小麦田间管理,做好这些工作,高产又优质
- 猴面包树|这种树“能吃能喝还能住”,养活无数非洲人,引进中国后画风变了
- 早餐的新吃法,“透明饺子”简单好学,孩子看了都超级爱吃!
- 想吃点心不用买,教你在家做“驴打滚”,不用烤箱,软糯香甜!
- 它,有“蔬菜之王”的美称,炒一炒就出锅,清爽可口,好吃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