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蚂蚁估值打对折?金融科技公司进入分水岭( 二 )



投资者压力下 , 基金公司也在积极争取和监管部门协商 , 以保障投资者利益 。 5日晚 , 易方达、鹏华、汇添富、华夏、中欧旗下的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基金同时发布公告称 , 五家基金公司将向证监会及交易所申请基金份额上市交易 , 以使得基金持有人可在交易所场内交易持有的基金份额 。 待获批准后 , 有流动性需求的持有人可将基金份额转入场内进行交易卖出 。
从业者:
蚂蚁估值或减半 , 金融科技企业上市再评估
也许在二次上市时 , 蚂蚁依旧会作为优质资产被投资者追捧 。 但是多位业内人士、专家学者表示 , 此次风波将导致包括蚂蚁集团在内的多家金融科技企业面临价值重估 。
金融科技|蚂蚁估值打对折?金融科技公司进入分水岭
本文插图

图/视觉中国
这其中的矛盾点在于 , 蚂蚁集团究竟是一家科技企业 , 还是作为金融企业接受监管?由于类别不同 , 带来的估值可以说天壤之别 。 通常情况下 , 银行估值是看市盈率 , 市盈率一般不会超过5-6;而科技公司更多的是看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率等 , 因此市盈率往往能炒到几十倍不等 。

如果蚂蚁作为科技公司上市 , 就可以在市场上喊出更高的价格 。 这也是马云一直想撕掉“金融”标签的原因之一 。 多位从事互金行业的法律专家认为 , 由于蚂蚁47.8%的利润来自微贷 , 核心收入来源是利息差 , 而并非所谓的技术服务费 , 因此蚂蚁应当归属于金融系统监管 。
基于监管环境的变化 , 不难想象蚂蚁未来会面临更为严峻的管控 。 这将对蚂蚁集团的估值产生重大影响 。 有资深互金从业者表示 , 当前蚂蚁集团与监管之间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处理 , 市场对监管环境依旧持审慎态度 , 蚂蚁后续估值极有可能出现打对折的情况 。
“只要蚂蚁没有妥善处理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关系 , 风险就一直存在 。 ”上述互金人士说 。 如果要填补这项漏洞 , 蚂蚁集团需要将合作主题切换至网上银行、蚂蚁消费金融公司 , 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方案调研、业务合规、产品改造 , 以及对外协议的拟定等等 。 “还不包括蚂蚁做完之后 , 是否能符合监管要求 , 监管后续还有没有一些额外的动作等 。 对于蚂蚁的未来 , 我会抱有比较悲观的态度 。 ”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室主任尹振涛则表达了相对乐观的看法 。 他认为 , 蚂蚁估值下调是一定的 , 但结合五中全会提出鼓励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 , 后续金融科技企业估值不会出现颠覆性打折 。
另有观点认为 , 马云通过和监管博弈 , 其实各自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 蚂蚁不希望国内出现第二家蚂蚁 , 监管也希望金融科技行业风险得以控制 , 双方或在打“配合战” , 最终各得其所 。
反对的声音则认为 , 阻止第二家蚂蚁不能成为本次博弈的理由 。 “互联网行业先入者非常重要 , 后来者想要入场不是件容易的事 。 即便没有网络小贷新规 , 再出一个蚂蚁也十分困难 。 ”尹振涛说 。 他认为 , 对于市场来说 , 有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是最重要的 , 如果为了排挤对手 , 使行业环境恶化 , 那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
消费端或会遇冷
网络小贷新规发布的同时 , 机构应声调整了出资额 , 腾讯旗下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11月4日出现工商资料变更 , 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25亿元 。

强监管时代来临 , 作为赛道主要玩家的蚂蚁、腾讯、京东、百度等公司 , 由于受制于资本金 , 面临盘子缩小的境况 。 与消费者日常息息相关的是 , 后续几家金融科技平台或会对消费者的贷款额度进行重新评估 , 未来想从花呗借钱 , 可能不那么容易 。
金融科技|蚂蚁估值打对折?金融科技公司进入分水岭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