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图|依图真的4年亏了73亿吗?
允中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依图招股书数据 , 对不上 。
11月5日 , AI独角兽依图递交招股书 , 正式冲刺科创板IPO , 作为AI创业领域的明星公司 , 引发业内热议围观 。
【依图|依图真的4年亏了73亿吗?】但其中几项关键数据 , 激起了进一步讨论 , 而且深入细看 , 似乎还存在矛盾之处 。
比如一方面 , 依图招股书披露 , 在报告期内净利润未能转正 , 截至2020年6月末累计亏损为72.2亿元 , 让AI公司“赚钱难”再次成为焦点 。
但矛盾的是 , 这一亏损数据又与依图的研发投入占比数据对不上——
比如在过往4年 , 依图研发投入占比都超过90% , 2020年上半年更是高达100.01% 。
可若按今年上半年3.8亿元营收、“净亏损13亿”来看 , 就不可能得出100%的结果 。
图片
另一方面 , 造芯是依图2019年开始区别于其他AI公司的重要差异化竞争力 , 但造芯究竟给依图营收平衡带来了多大影响?相比其他科创板AI芯片上市公司 , 芯片的投入产出比又是怎样的水平?造芯对依图究竟意味着什么?
都说招股书之于创业公司 , 就是“卸妆水”时刻 。
那么这瓶“卸妆水” , 反映了一个怎样真实的依图?
在明面关键数据解读之后 , 今日我们重点围绕这两大“热议疑点” , 一一剥丝抽茧 。
4年亏73亿?
招股书字面上似乎如此 。
但如果刨开“优先股公允价值” , 才是依图的真实经营水平 。
关于“优先股公允价值” , 港股上市公司都得经历的“坎儿” , 因为按照相关财务准则方式 , 创业融资中的估值变动 , 会产生相应的公允价值变动 , 而并非真实经营中发生 。 对公司净利润产生的影响是一项非现金项目 , 本质上不能反映真实的业务经营情况 。
在上市后 , 优先股将全部转换为普通股 , 未来期间公司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损益的影响将消除 。
之前美图、小米和旷视 , 都在港股上市进程中 , 遭遇过优先股公允价值的巨亏“尴尬” 。
而且创业中估值增涨速度越快 , 这个数值体现出的“亏损”还可能越高 。
依图之前 , A股上市公司其实很难遇到此问题 。
但依图之特殊 , 在于可能是第一批CDR(中国存托凭证)登陆科创板的公司 。
所以虽然账面亏损近73亿 , 但其中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引发的亏损 , 4年累计达51亿 , 占70% 。
于是想要分析依图的真实经营能力 , 就需要刨除这部分非本质的账面数据 。
依图这4年的总营收分别是:6871万、3.04亿、7.17亿, 3.806亿 。
图片
在报告期内的4年里 , 依图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对财务报表损益的影响金额 , 分别为98,273.57 万元、54,523.00 万元、261,896.99 万元 , 以及 93,614.55 万元 。
所以如果刨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2017年到今年上半年4年里 , 依图亏损分别为:1.83亿、6.15亿、10.23亿 , 3.63亿 。
图片
无论从营收趋势 , 还是这四年中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在净利中的占比——84.31%、46.97%、71.91%及 72.05%……
都会让另一个数据背后的问题呼之欲出:为何2019年在依图数据里如此特殊?
是否与依图第一阶段规模化营利后 , 开启了众所周知的造芯有关?
图片
造芯对依图影响几何?
实际上 , 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数据 , 只是依图造芯的关联反应之一 。
另一反映依图造芯变化的数据来自研发投入 。
在2017年 , 依图就已经在软件算法为核心的AI方案上形成稳定优势 , 理论上规模化研发投入会相应降低 。
推荐阅读
- 科学|澳洲母牛开始吃蛇,专家称缺乏营养,是真的吗?这预示着什么?
- 玩机圈数码|华为和OPPO的新机续航真的强
- |家电厂商突然发现:好产品真的会长腿跑进用户家中
- 人工智能|依图、电子标准院当选全国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芯片与系统研究组副组长
- 依图科技|依图科技三年巨亏超70亿 朱珑的烧钱故事是不是资本泡沫?
- 华尔街瞭望塔|1000亿!华为真的要卖荣耀了?传已将所有资产打包
- 高赛楠聊职场|4年吸粉5亿,还频频被外媒点赞,拼多多的“秘密”被曝光
- |续航一直是iPhone的短板,真的是苹果技不如人吗?
- |叩响科创板,依图科技的招股书里说了些啥?
- yoyo数码客|诺基亚 C1 Plus即将上市,500万像素镜头真的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