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青海果洛:黑土滩变身饲草地 美了草原富了民
“今年 , 收成比不上去年 , 但生产3万多捆饲草没问题 。 ”牧民土旦多杰说 , 一亩地最多可以打16捆 , 按一捆30元的价格计 , 合作社2500亩饲草地可以赚120万元 。
秋去冬来 ,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村的草原迎来新一季的丰收 , 割草机、捆草机轰鸣着驶过一眼看不到边的饲草基地 , 身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面包草”;各类农用车往来穿梭 , 把打捆的饲草运往合作社的储草棚 。
“村里每户都能按每人4捆的标准分到过冬饲草 。 ”正在拉运草捆的牧民索南希德说 , 丰收了 , 家里的牦牛就可以安全过冬 。
【草原|青海果洛:黑土滩变身饲草地 美了草原富了民】望着眼前繁忙的收草场景 , 谁能想到 , 眼前这片草地曾是“草儿长不了 , 牛羊吃不饱”的黑土滩 。
格多村平均海拔4200米 , 全村土地面积25.19万亩 。 20世纪末 , 在过度放牧、气候变化、鼠害泛滥等因素叠加作用下 , 格多村草场严重退化 , 后经风蚀和水蚀后形成裸露土地 。 这片“黑色”的贫瘠土壤变成了没有生产力的黑土滩 , 最多时候格多村黑土滩面积达到18万亩 。
“格多草原是牧人宝贵的财富 , 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片黑土滩变回大草原 。 ”格多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旦带领群众走黑土滩种草复绿的生态治理之路 , 找回昔日的水草丰美 。
2013年 , 格多村投入150万元建成格多村饲草种植基地 , 开始在黑土滩上种草 。 通过整合扶贫产业资金 , 采取草场折价入股等方式 , 格多村190多户牧民全部加入村里的种草合作社 。
7年时间 , 格多村18万亩黑土滩 , 已有11万亩褪去“荒芜”披上“绿衣” 。 格多村也在黑土滩上建起了2500亩的饲草基地 。 多布旦说:“饲草种植基地的建立 , 实现了草原生态治理与合作社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 ”
如今 , 在格多村饲草种植基地里 , 耕地机、割草机、打捆机一应俱全 。 基地实现全机械化作业 , 像土旦多杰一样的8名牧民 , 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 每年可以收入2万元 。
“格多草原还有7万亩坡度大于25度的高坡黑土滩需要治理 。 ”多布旦说 , 由于坡度较高 , 现代机械化饲草种植模式难以开展 。 将牛群驱赶至高坡黑土滩区域 , 村民探索出在牛蹄踩踏的坑洞中播种草籽的种植模式 。
黑土滩种草 , 不仅让草原重新绿了起来 , 也让牧民群众端起了“草饭碗” , 摘掉了“穷帽子” 。
“有了饲草种植基地 , 畜牧业冬季补饲和预防雪灾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 ”多布旦说 , 如今 , 格多村生态环境越来越美 , 牧民的日子越过越甜 。
推荐阅读
- 青海|青海妇女健康多个指标向好 孕产妇死亡率五年降四成
- 草原|知青回忆:草原野狼会用尾巴赶猪,牧民可以用长袍“打狼”
- 青海|这一圈是我看过的山海情
- 循化县|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青海省循化县村民春耕忙
- 斑鬣狗|草原肛拭子斑鬣狗为何专注于掏肛?猎物被掏肛时为什么不逃跑?
- 羊肚菌|青海平安区:种出反季羊肚菌 上市有收益
- 青海人过年的馍馍来了!
- 七道酒店畅销菜
- 狮子|草原霸主狮子,有人说它是犬科动物,真相到底如何?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发生3.3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