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悲有喜|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宋神宗赵顼本来有最好的机会成为千古明君

历史上的皇帝大致有三类:有能力有志向者 , 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 文治武功 , 开辟盛世;无能力无志向者 , 像夏桀商纣徽钦二帝 , 贪图享受 , 荒废祖业 。
这两类人虽说处在极端 , 但至少活得还算痛快 , 最悲惨的莫过于第三类了——有志向无能力 , 困于有心无力的尴尬境地 , 多半难逃郁郁而终的宿命 , 最典型的代表 , 莫过于宋神宗赵顼了 。
历史有悲有喜|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宋神宗赵顼本来有最好的机会成为千古明君
文章图片
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 , 神宗皇帝是大宋十八帝中难得的一位上进好青年 , 朱熹就曾评价他说:“神宗极聪明 , 于天下事无不通晓 , 真不世出之主 。 ”
赵顼19岁登基 , 从父亲英宗手里接过了大宋王朝 , 此时的大宋虽说表面上还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 然而内里却早已是危如累卵:繁重的财政支出让国库长期空虚 , 腐败的官僚体制成了甩不掉的负担 , 还有永远打不赢的军队……这一切都在等着他去解决 。
事实上 , 即位之初的神宗也的确殚精竭虑地向着明君的方向发展 , 正如《宋史》中记载的那样:“其即位也 , 小心谦抑 , 敬畏相辅 , 求直言 , 察民情 , 恤孤独 , 养耆老 , 振匮乏 。 不治宫室 , 不事游历 , 励精图治 , 将有大为 。 ”
不过 , 很快人们就发现 , 神宗虽然志向远大 , 但是他的能力实在是配不上他的梦想 。 怎么说呢?咱还是来看看他在位期间的政绩吧 。
神宗在位时期 , 最著名的莫过于支持王安石变法了 。
在中国历代变法中 , 王安石变法应该说是影响非常大的一次 , 王安石提出的那些变法措施 , 如果真的能全部实现 , 将彻底改变大宋的面貌 , 宋神宗也将成为千古明君 。
起初 , 宋神宗确实也是铁了心要变法 , 甚至不顾众多重臣的阻挠 , 把王安石提拔为宰相 , 全权负责变法 。 但是 , 由于缺乏完善的准备以及执行的不当 , 变法之路越走越难 , 而到了后期 , 在王安石最需要靠山的时候 , 神宗却打起了退堂鼓 。 没有了皇上的支持 , 变法失败在所难免 。
现在来看 , 变法的失败虽然离不开变法者的安排 , 但缺乏坚韧意志力的神宗 , 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而且 , 变法的副作用远不止于此 。 尽管变法已经宣告失败 , 但是由此带来的新旧党争 , 却一直持续到神宗去世以后的很多年里 。 以司马光等旧党掀起的“元祐更化” , 除了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之外 , 也为日后北宋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
除了政治上的功亏一篑 , 在军事上宋神宗也同样是心比天高 , 命比纸薄 。
在神宗之前 , 一直是由大宋向西夏纳贡来维持两国的和平相处 , 不过年轻气盛的神宗不想这么窝囊地被人欺负 , 于是立下了“灭西夏、复燕云十六州”的志愿 。
熙宁八年 , 宋神宗任用名将王韶收复熙河 , 并驻军于此 , 史称“熙河开边” 。 这一次行动应该说还算比较成功 , 结果给了神宗迷之自信 , 迫不及待地想和西夏人干一架 。 结果 , 当元丰四年宋军兵分五路大举进攻西夏的时候 , 现实却狠狠地打了神宗的脸 。
长期处于安逸之中的宋军毫无战斗力 , 被打得惨败不说 , 还在永乐城大战中创下了破纪录的耻辱:二十余万军民全军覆没 。 本来就弱得不行的北宋国防 , 更加雪上加霜了 。 最后没办法了 , 神宗也只能接受委曲求全的现实 。
这一系列的失利 , 极大地摧残了神宗的意志 , 这个原本心比天高的皇帝 , 最终输给了残酷的现实 。 心灰意冷之下 , 神宗的身体也开始吃不消 , 最终抑郁成疾 , 年仅37岁就病逝了 。
【历史有悲有喜|最后却输得一塌糊涂,宋神宗赵顼本来有最好的机会成为千古明君】说到底 , 神宗皇帝就像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 , 胸怀大志 , 但能力却匹配不上他的志向 , 最终输得一塌糊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