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擘画发展蓝图 完善国家治理( 二 )


在上述背景下 , 九五计划(1996—2000)问世 , 其内容突破了七五计划、八五计划的框架 , 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 一是增设了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篇 。 二是增设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两篇 。 三是对产业结构的规划突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门类划分 , 改以一、二、三次产业的现代划分方法 , 并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篇题目 , 统摄各个产业发展计划 。 可以看出 , 从九五计划起 , 五年计划开始聚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此外 , 九五计划还增设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篇 , 内容更加全面 。 九五期间 ,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 , 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8%的增长速度 。 九五期间还是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 , 年均增长16.5% , 5年累计收入超过5万亿元 , 比八五时期增加1.3倍 。
十五计划(2001—2005)延续了九五计划的思路 , 并与时俱进地在原框架内增加了西部大开发城镇化战略等新内容 。 同时 , 十五计划将民主法制从九五计划的精神文明篇中分离出来 , 单独成篇 , 体现出对政治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视 。 此次计划还新设国防建设篇 ,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更加完备 。
加快转型
【科学发展观|擘画发展蓝图 完善国家治理】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 。 从2006年开始 , 五年计划更名为五年规划 , 进一步淡化了计划经济色彩 。 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 , 规划的篇幅不断增加 , 内容不断丰富 , 重点更加突出 。 五年规划制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 。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 确立了六大战略重点 。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二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 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四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 五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 六是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 十一五期间 , 尽管遭遇世界金融危机 , 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年均增长11%以上 , 大大超过规划的7.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 , 大大超过规划的6.6% , 是改革开放以来仅次于八五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延续了十一五规划的框架 , 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同时 , 将社会建设部分拆分为改善民生 ,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标本兼治 ,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两篇 。 这既体现了对社会建设的重视程度在加强 , 也表明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十二五期间 , 由于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三期叠加(即发展速度换挡期、产业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 经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 , 开始由高速度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
十三五规划(2016—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 , 也是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 它既承担着紧迫而繁重的发展任务 , 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任务 , 又承担着复杂而艰巨的转型任务 , 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完成这两大任务的关键 , 在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为此 , 十三五规划突出了创新和改革这两大动力之源 , 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发展新体制提到了第二篇和第三篇的显著位置 。
十三五规划还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着眼于长远发展 , 增设了许多新的篇章 , 如增设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等篇 。 同时 , 十三五规划根据新形势 , 部署了一些重点任务 , 如三大攻坚战、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将香港和澳门纳入国家发展大局、健康中国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国家安全体系、法治中国建设、军民深度融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等 。
总的来看 , 十三五规划以顶层设计思维 , 提出了一系列格局宏大、目标长远的重大战略举措 , 在解决传统发展模式诸多遗留问题的同时 , 为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基本经验
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历史 , 主要有三个基本经验值得关注 。
第一 , 五年计划(规划)的实施效果 , 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 , 是五年规划的根本指针 。 五年规划的任务 , 是将中长期发展战略分步落实 。 在这一发展部署下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三步走战略的制定 , 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不仅前两步的目标提前完成 , 而且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 也有望于2035年提前完成 。
第二 , 五年计划(规划)的实施效果 , 与基本经济制度密切相关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 五年规划的运行日益高效 。 究其原因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承认微观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权利 , 政府专注于宏观调控和战略管理 , 兼收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双重优势 。 这说明 , 计划与市场这两个手段 , 可以有效配合 , 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