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_原题是: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 , 十天破九城 , 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公元1052年 , 北宋仁宗皇佑四年 , 在宋朝的广南东路(今广东)和广南西路(今广西)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 , 史称侬智高叛乱 , 也有称是侬智高起义 。
侬智高是宋时广南西路治所邕州(今南宁)下辖的广源州(一部分在广西 , 一部分在今越南境内 , 当时属羁縻州)的土司首领 。
广源州是羁縻州 , 加之北宋对于两广地区的开发不那么重视 , 所以实质上 , 名义上是北宋的广源州更多的是接受当时的交趾的管辖 。
因交趾索取贡品无度 , 激怒了侬智高 , 他通过邕州知州陈珙向北宋朝廷递上奏疏 , 请求广源州完全内附于北宋 , 希望借北宋的力量摆脱交趾 。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但侬智高连续三次要求宋朝接受他的奏疏都被北宋朝廷忽视 , 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直接就被邕州知州陈珙扣下 , 都没有递给北宋朝廷 。
其实 , 不管是北宋朝廷也好 , 还是直接责任人邕州知州陈珙也好 , 都不是太重视侬智高的请求 , 虽然广源州完全内附有那么一丝开疆拓土的意味 , 可还是要看是什么地方 。
当时的人们可不知道那里有一年二、三熟的稻米 , 只知道是生存不易的地方 , 北方人去了还容易得病 , 对北宋来说 , 就是一个得不到利益的地方 , 不值得耗费钱粮和军费去占领 。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在北宋朝廷眼中 , 南方只有能贡献粮食和税收的川蜀、江南、两浙地区是有用之地 , 其余的都是无用之地 , 没见宋太祖当初打到大渡河边 , 就禁止向南了?
这不是愚昧和自大 , 是当时的普遍认知造成的结果 , 不能因此否定当时北宋朝堂上掌权人的智慧 , 但就是这个认知 , 没有重视侬智高的请求 , 激怒了他 。
皇佑四年四月 , 苦等宋朝消息的侬智高很干脆地发动了叛乱 , 一举攻进邕州 , 因发现知州陈珙扣押的奏疏 , 一怒之下 , 拒绝了陈珙的投降 , 将他和另外不愿意投降的邕州官员全部处死 。
这还不算 , 侬智高直接在邕州建立所谓的“大南国” , 并召集万余大军开始向北宋广南东路的治所广州进发 , 准备彻底占领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 。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在侬智高进军广州的路途中出现 , 从6月8日至6月18日 , 短短十天时间里 , 侬智高就攻占了邕州到广州之间的九座城池 , 基本上一天攻克一座 , 这个战绩相当惊人了 。
这九座城池分别是横州、贵州、龚州、浔州、藤州、梧州、封州、康州、端州 , 而侬智高之所以能迅速攻克这些州府 , 原因是只有封州、康州进行了抵抗 。
除封州知州曹觐和康州知州赵师旦严守职责和士大夫的骄傲 , 坚守城池 , 并在城破后为国牺牲外 , 其余七州的知州全部弃城而逃 。 后来侬智高攻广州不下 , 回师攻昭州时 , 同样是知州弃城逃跑 。
侬智高叛乱后来被狄青轻松平定 , 显然 , 侬智高并不是很能打 。 但在狄青带兵南下之前 , 因这些知州们放弃抵抗 , 让整个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一片狼藉 , 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就别提了 。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也不知道宋仁宗当时知道知州们集体逃跑的消息后会是什么反应?在他执政时期 , 是北宋对士大夫最好的时期 , 可就是这些享受北宋优厚待遇的士大夫 , 在战争开始时 , 就丢弃了百姓、国土和尊严 。
这些士大夫们为何敢于丧权辱国?敢于弃城而逃?就不怕国法严惩吗?还真不怕 , 往前追溯9年 , 从当时的一件事情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 庆历三年 , 时任高邮知军的晁仲约纵容叛贼张海 , 用钱买其不攻打高邮 。
事发后 , 晁仲约本来被北宋政事堂定为死罪 , 但当时的枢密副使范仲淹却制止了这个判罚 , 并向宰相富弼警告说 , 不能让皇帝有任何杀士大夫的理由 , 于是 , 晁仲约不但逃过死罪 , 此后还的当上了兴州太守 。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范仲淹站在士大夫的利益上 , 不希望皇帝有杀士大夫的行为 , 但却忽视了对犯法的士大夫的惩治 , 让制约士大夫最后的枷锁失去 , 晁仲约这个榜样也让士大夫们在遇到类似的困难时有了参照 。
所以 , 当侬智高兵临城下时 , 这些没有骨气的士大夫们 , 首先想到的就是跑 , 反正跑掉后 , 同样还能做官 , 为国牺牲了 , 就什么都没有了 。
以当时弃城逃跑的端州知州丁宝臣为例 , 丧权辱国不说 , 城中的百姓死伤无数 , 他却仅仅只是官降两级 , 贬到两浙路的诸暨去当知县 , 该做官还是继续做官 。
这么个遇敌就逃 , 不顾治下百姓死活的官员 , 仅仅只是因为他是士大夫 , 就能逃避死罪 , 且在宋仁宗死后 , 宋英宗还把他调到京城 , 给他升官 。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丁宝臣死后 , 墓表、祭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写的 , 墓志铭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写的 , 王安石还在墓志铭中给他遮掩当年在端州弃城逃跑的事实 , 说他是因为出战没打赢 , 然后才逃跑 。
从范仲淹提倡彻底杜绝让皇帝有杀士大夫可能的动议 , 到王安石帮助有过不堪过往的丁宝臣洗白 , 就能看出来 , 弃城而逃这种罪 , 在士大夫们眼中 , 还不如士大夫的生死和名誉重要 。
这些名臣虽然才华横溢 , 个人道德品质也值得敬仰 , 但站在士大夫角度上考虑问题的立场却不敢恭维 , 普通的贪污也就罢了 , 可逢敌弃民 , 不战而逃的行为是不能鼓励的 。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
文章图片

【观点评论|宋史:侬智高辉煌战绩,十天破九城,为何连王安石都为失城的知州遮掩过失?】他们当然也不会知道 , 未来的靖康之变时 , 北宋有多惨 , 而北宋的灭亡离不开相当一部分士大夫遇敌就逃的行为 , 更不要说最严重的压制武将的国策了 , 这些名臣潜移默化的作为也算是北宋灭亡的根源之一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