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中铁:找寻增长新引擎 打造“中国建造”名片

中国|中国中铁:找寻增长新引擎 打造“中国建造”名片
图片

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左)对话中国中铁(601390,股吧)总裁陈云周晶/摄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王小伟
当站在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感受“一桥飞架南北 , 天堑变通途”时 , 当搭乘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奔驰在祖国大地时 , 当驱车世界最长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领略戈壁大漠风光时 , 当穿越中亚第一长隧——卡姆奇克隧道改写群山阻隔的两地人民出行历史时 , 当坦赞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帕德玛大桥——这些基础设施打破距离阻隔实现互联互通时 , 这些标志性项目的背后 , 都有一个共同的建造商:中国中铁 。
从1894年算起 , 中国中铁已经拥有跨越逾百年的历史渊源 。 在此期间 , 凭借一支支“开路铁军” , 公司累计建成跨江跨海大桥逾1万座 , 建成的铁路干线可绕地球赤道两圈多 , 并引领中国迈入高铁时代 , 同时还建设了大量的城轨交通和城市建筑精品 。 在此基础上 , 公司改革开放40多年来实现了利润总额1000余倍的增长幅度;面对疫情影响 , 今年上半年逾8700亿元新签合同额、逾4000亿元营业收入、以及逾119亿元净利润 , 均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 近日 , 在北京证监局的支持下 , 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了中国中铁 。
中国中铁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体量高位运行的央企代表 , 与其在通往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路径选择密不可分 。 无论是基建版图扩围 , 还是业务多元化 , 抑或是向海外市场寻求增量空间 , 中国中铁一直在不断找寻增长新引擎 。 如今 ,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 , 中国中铁又将着眼点“内化” 。 公司总裁陈云与证券时报副总编辑王冰洋对话时表示 , 将提质增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 通过重塑五大体系 , 促进管理提升 , 打造追赶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新格局 , 推动企业向国际化、高效化、多元化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迈进 。
三个创新构筑基建“内核”
在世界三大暴风潮海域之一的台湾海峡上 , 一座座巨型桥墩相连 , 犹如长龙横亘碧波 。 16.34公里长的平潭海峡大桥 , 刷新了世界跨海公铁两用大桥长度与跨度的新纪录 。
这并非中国中铁建设的首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桥梁建筑 。 从上世纪50年代建造武汉长江大桥实现“天堑变通途” , 到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创下跨度、荷载、速度、宽度四项世界第一 , 再到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截至目前 , 已经有一万多座跨江跨海大桥留下中国中铁建设者的身影 。
桥梁之外 , 作为主营建筑工程的央企 , 中国中铁在“铁公基”领域实现着最大程度的覆盖 , 建设了中国二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十分之一的高速公路 , 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 , 同时还拥有数以百计的机场、码头和市政工程 。 在当时装备水平和技术阶段下 , 都成为具有划时代标志性意义的作品 。
《易经》有言 , 君子豹变 , 其文蔚也 。 如果基础设施工程仅是粗放建设 , 那么只能堆砌出企业发展规模的量 , 科技创新在中国中铁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目前中国中铁已经先后打造了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9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 近三年来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发明专利1182项、国际PCT专利8项 , 保持了企业在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重载铁路、电气化铁路、盾构制造等八大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 承建的世界最先进的京张智能高铁及一大批世界一流大桥、隧道等重大工程成为新时期中国建造实力领先世界的例证;盾构机产销量连续三年“世界第一” , 自主研制的“彩云号”TBM入选2017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 “春风号”盾构机入选2018年度“央企十大创新工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