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中铁:找寻增长新引擎 打造“中国建造”名片( 二 )


人才队伍是实现这一历程的重要保障 。 与不少企业的人才队伍集中在高精尖不同 , 在中国中铁除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勘察设计大师之外 , 基层员工更是人才梯队中的第一阵列 。 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巨晓林为例 , 虽只是在一线干了30多年的铁路接触网施工的农民工建设者 , 但他记下了近300万字的笔记 , 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一线施工“宝典”;他先后参加过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 , 创新施工方法143项;他弘扬“工匠精神” , 带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能工巧匠 , 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等活动 , 累计取得技术创新成果346项 , 8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表彰 , 30多项成果已在企业得到应用推广 , 产生直接或间接效益2000多万元 。
除了技术创新作为支撑 , 中国中铁的领先还得益于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 陈云介绍 , “中国中铁是最早以BOT模式建设高速公路的建筑央企 , 2001年开始以BOT模式投资建设十余条高速公路项目;2007年以BT模式建设的深圳地铁5号线是深圳市首例采用BT模式建设的工程 , 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以BT模式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 。 随着PPP模式在国内的加速发展 , 中国中铁相继承揽了铁路、公路、城轨、市政、地下管廊、环保水务等领域的大量PPP项目 。 目前 , 公司依托八大投资公司成立八大区域总部 , 构建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优势互补、齐头并进的立体经营格局 , 推动企业整体发展 。 坚持承包经营、总承包经营、投融资经营以及科研、设计、建造、制造、物贸、运营等全产业链联动经营并举 , 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 。 ”
有先进的技术、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 但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 , 就像手拿蓝图的建筑工人盖楼 , 没有工序的施工只会越盖越高风险就越大 。 中国中铁坚持全面依法治企 , 以管理实验室活动为抓手 , 加强制度建设和流程再造 , 推进内控风险合规一体化建设 , 建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 , 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奖34项 , 省部级企业管理创新奖139项 。 树立“微观成本管理重要 , 宏观成本管理更重要”的理念 , 一体推进宏观成本与微观成本管控 , 健全“企业组织全层级、项目管理全过程、内外因素全方位”为特点的全要素成本管理机制 , 《特大型施工企业基于四级责任矩阵的工程项目全要素成本管理》获得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
陈云表示 , “未来较长一段时期 , 项目管理提升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建立健全项目导向型的管理体制机制 , 着力解决在项目管理上聚焦聚力不够等问题 , 推动项目治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加快提升 。 ”
内核之外的多元化
一方面是内生式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管理创新 , 使中国中铁在基建领域实现赶超 , 另一方面则是资本运作能力的持续提升 , 使公司的业务版图更加清晰并不断延伸 。
2007年 , 是中国中铁资本市场的元年 。 这一年中国中铁成为中国第一家A后H , A股发行价高于H股 , 重夺A股定价权的整体上市的央企 。 继IPO募集资金400亿元之后 , 中国中铁资本运作提速 , 其中2018年开展了中国建筑(601668,股吧)业第一单市场化债转股 , 募资116亿元 , 为建筑行业实施债转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今年4月 , 启动高铁电气分拆至科创板上市 , 拟再推出1家高端制造业上市公司;2020年7月收购恒通科技(300374,股吧)(现更名:中铁装配)控股权并完成交割 , 翻开装配式建筑板块做优做强的新篇章 。
海外业务也是中国中铁未来着力寻求市场增量的发力点 。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中铁从劳务输出、合作分包到对外承包、劳务合作 , 迅速将海外业务拓展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 中国中铁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承揽了铁路、公路、机场、市政等工程接近600项 。
不过 , 在陈云看来 , 与中交、中建、电建等其他央企相比 , 中国中铁海外业务仍存在差距 , 表现之一就是境外业务在营收中的占比 。 以中国电建(601669,股吧)为例 , 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20% , 而中国中铁则为5.47% 。 这也倒逼中国中铁谋变海外拓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