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势力|新造车势力入局智能驾驶芯片,刚需还是“讲故事”?( 二 )


值得一提的是 , 彼时 , 与零跑芯片计划同时发布的 , 还有零跑启动第二轮融资计划的信息 。
新造车势力|新造车势力入局智能驾驶芯片,刚需还是“讲故事”?
本文插图


零跑汽车董事长 朱江明 图源:网络
经历了近三年的开发时间 , 10月27日 , 零跑全国产化的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正式发布 , 可实现接近L3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
车企自研芯片背后
对于自研芯片必要性和能力的外界质疑 , 马斯克曾回应称 , “Telsa如果每年卖上百万辆车 , 而自研芯片能让整车成本降低 , 当然就值得去做 。 ”
对于整车厂商选择入局自动驾驶芯片等自动驾驶硬件领域 , 形成“软硬结合”的新形态 , 有专业人士认为 , 与芯片公司合作甚至合资进行深度化定制 , 可能是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上来说 , 更高效的一种方式 。
“个人认为 , 整车厂的角色和定位应更加关注的是百万+智能汽车应用场景相应算法、程序的开发 , 芯片之类的智能汽车基础硬件可以与专业做芯片的企业以合作的形式介入 , 但没有必要自己去做” 。 自动驾驶专家、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杨胜兵告诉时代财经 。
零跑汽车此次发布的智能驾驶芯片 , 也是与国内芯片企业(大华)联合开发的模式 , CPU则采用的是阿里旗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玄铁C860” 。
除了产业链专业化分工的考量 , 另一方面 , 长周期、大投入 , 更是新势力选择自研芯片需克服的两大现实难题 。

即便是特斯拉 , 拥有高效的内部横向协作和垂直整合能力 , 加上马斯克对于企业强大的个人影响力 , 其自动驾驶芯片从研发到量产 , 也整整耗时超过36个月的时间 。
长周期外 , 巨量的研发资金也是企业要掂量的另一因素 。
据36氪报道 , 一位芯片从业人士表示 , 自研芯片所需的资金投入可以从10亿人民币到10亿美元不等 , “具体看自研程度” 。 因此 , 多位业内人士向时代财经表示 , 对于刚刚摆脱资本寒冬的蔚来而言 , 若芯片自研需要大量的资金 , “当下可能并非最佳时机” 。
新造车势力|新造车势力入局智能驾驶芯片,刚需还是“讲故事”?
本文插图
【新造车势力|新造车势力入局智能驾驶芯片,刚需还是“讲故事”?】

马斯克 图源:Getty Images
从启动自研的时间节点上看 , 2016年 , 特斯拉的全年销量为7.6万辆 , 全年营收70亿美元 。 相比之下 , 今年1-9月 , 蔚来汽车销量为2.6万辆 。 营收方面 , 蔚来上半年营收为50.9亿元人民币 , 约合8亿美金 , 即使下半年销量和营收有所挽回 , 在发展规模上仍难及彼时特斯拉的二分之一 。
至于零跑汽车 , 数据显示 , 其今年9月销量为1050辆 , 1-9月累计销量则为4592辆 。
因此 , 在造车新势力销量仍处于较小规模 , 产品矩阵还需完善 , 仍需大量资金进行产品开发投入和运营周转的同时 , 选择入局资金需求量巨大的芯片行业 , 新造车势力的现金流无疑将承受更大的考验 。

对此 , 知名汽车博主、《超级充电站》创始人常岩则认为 , 在目前市场竞争进入关键阶段下 , 自研芯片有其必要性 , 并非需一定到达竞争对手的发展规模才可以开展 。
“整体上看 , 我觉得现在厂商对于自动驾驶进入了两条路径 , 第一条叫做自研端到端 , 在当中 , 硬件、软件、算法掌握越多在自己手里 , 优势就越明显 , 第二条叫加入一个大的生态圈当中 , 希望这个核心供应商能够提供更丰富和有广度的技术支持 , 蔚来明显选的是第一条 , 那么自研芯片是合理的 , 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积累人才 , 在竞争中凸显品牌特质” , 常岩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 。
另一方面 , 他也表示 , 虽成本高昂 , 但自研芯片这一消息对于造车新势力继续得到资本市场支持有其必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