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农业|万亩无人化农场“大练兵”,碧桂园农业首份答卷交作业


【碧桂园农业|万亩无人化农场“大练兵”,碧桂园农业首份答卷交作业】杨国强:“40年前我是种田的 。 今天我又回去种田 。 ”
农场上 , 收割机匀速直线向前推进 , 身后的稻谷依次倒下自动存入机身 , 接近满载时 , 另一辆无人驾驶的接粮机准时出现 , 将粮食全部接手 , 随即掉头运回粮仓 。
这是10月11日黑龙江建三江农机无人驾驶作业演示会现场的其中一个场景 , 也是建三江无人化农场自成立以来首次集中演示无人化作业 。 借助大数据、云处理等技术 , 拖拉机、插秧机、喷药机等44台/件农机设备得以实现全程无人驾驶 , 完成耕整地、播种、插秧、喷药、喷肥等20项生产环节 。
碧桂园农业|万亩无人化农场“大练兵”,碧桂园农业首份答卷交作业
本文插图
建三江无人化农场中 , 无人驾驶收割机、接粮机协同作业

去年10月 , 碧桂园与北大荒签署合作协议 , 在建三江打造超万亩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 , 如今迎来“大练兵” , 以往更多存在于影视资料中的“黑科技”被其搬进现实 , 同时碧桂园也在宣布进军现代农业以来 , 首次向公众交出无人化农业领域的最新答卷 。
“重新回去种田”的梦想

一年前 , 碧桂园与北大荒开始共同打造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 , 两年多以前 , 碧桂园正式进军农业 , 布局农业全产业链 , 包括前端研发 ,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中端生产组织 , 以及以碧优选社区门店为主体的终端销售 。
这一切源于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重新回去种田”的梦想 。 2018年5月 , 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不久后 ,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 杨国强表示“40年前我是种田的 。 今天我又回去种田 。 ”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 。
40多年前杨国强锄过田、犁过地、开过手扶拖拉机 , 如今再回到农田 , 科技成为他耕耘这片土地的主要工具 。
就在建三江无人驾驶作业集中演示结束后 , 杨国强写下了《梦想中的碧桂园农业》 , 描述了碧桂园期待的现代化农业场景 。
“我们期待 , 无人农场在全世界大规模推广应用 , 最先进的自动化农机具在一望无际的田地中不停运作 , 打造机械播收、加工一体化的无人运作体系 , 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 , 达到综合投入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 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 ”

当前 , 我国传统农业仍以家庭为主要经营单位 , 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 。 同时经营风险大 , 农民收入稳定性差 , 对就业创业、工商资本的吸引力不足 。 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 , 农村人口又持续性涌入城市 , “80后”不想种地 , “90后”不懂种地 , “00后”不问种地已成现实 , 农村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2019年我国农村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为3.13亿人 , 占农村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6.8% 。 这一比重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更远低于城镇79.5%的水平 。 而在农村常住人口中 , 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18% , 远高于全国12.6%的平均水平 。
未来谁来种地 , 是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急需破解的问题 。
藏粮于技 , 解决双向难题
碧桂园农业认为 , 引进无人化技术、智能机器人、大数据智慧决策等新型手段 ,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 是破解我国农业“谁来种地”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

而经过两年多的探索 , 当前碧桂园农业也已在该方面取得众多阶段性成果 。 在这个“大脑中枢”里 , 由30个显示器组成巨幅电子大屏可显示通过各种设备、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采集上传的田间土壤、农业气象、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 , 同时也可以完整呈现演示实况 , 每一台农机设备的作业状态、作业数据、卫星定位、作业轨迹等信息都能实时出现在屏幕上 。 工作人员坐在中心办公室即可远程监控田间地头的生产实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