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东北人:16岁家中因非典破产,33岁再遇新冠
在人间| 纽约的东北创业者:16岁家中因非典破产 , 33岁再遇新冠2020年09月28日 12:07:01来源:在人间
凤凰新闻客户端 凤凰网在人间工作室出品从纽约长岛一路向西 , 穿过皇后区中城隧道 , 在第八大街左转 , Peter将车停在一家名叫“Kungfu Kitchen”的拉面小笼包馆门口 , 和店员一起把冰冻的食品卸下来 。这是Peter现有五家餐馆里最老牌的一家 , 坐落于时代广场附近 。店门口的黑底招牌上 , “拉面”、“小笼包 ” 几个汉字 , 远远大过底下的英文 。门 厅里两列桌子靠墙排开 , 尽管只有34个座位 , 但到了生意旺季 , 餐馆的月营业额能超过30万美金 。往年此时正值午市 , Peter本该忙得不可开交 。 然而2020年 ,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 , 餐馆自3月中旬就停止堂食 , 至今未能完全恢复 。
厨房里 , 服务员和厨师都聚在一起 , 气氛有些紧张 , 他们大多是住在法拉盛的华人 。整个2月 , 大家讨论的只有一件事: 新冠病毒什么时候到美国来? 年长的员工开始向Peter打听接下来的打算 , 他回答: “如果严重了 , 政府会通知我们的 。”彼时 , 生意还好得很 。 尽管店里早早给员工备好了口罩 , 可没过几天 , 大家都不戴了 。 原来一戴上口罩 , 地铁上就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他们看 , 还离得远远的 。 曼哈顿游客很多 , 也没人戴口罩 。 在这里 , 戴口罩的人会被默认为“病人” 。2月到3月 , 生活与互联网之间的割裂 , 让宋哲产生一种“魔幻感” 。 从互联网上 , 店员们了解到中国疫情的严峻 。 而离开了手机、电脑 , 上街一看 , 人们仍然该上班上班 , 该聚会聚会 , 病毒似乎与这里无关 。
■ Peter和来店里学习拉面、小笼包制作的顾客合影 。直到3月16日 , 事态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纽约州长科莫宣布当晚8点全州餐厅暂停堂食 , 只允许外卖 。同样关门的还有电影院、健身房和赌场 。报纸上说 , 这是911事件或桑迪飓风都未达到的影响级别 。没想到 , 先来的不是病毒 。那天下午 , Peter正要走进店 , 前面有个中年男子挡住了通道 , 他正在和领位的年轻女店员交谈 。 “你们为什么拿我的包裹?”中年男子的声音越来越大 , 店员显然是被他激烈的语气吓到了 , 一时没出声 。那是头一天UPS送货员送错的包裹 , 店员暂时存了下来 , 打算第二天返还给UPS 。 就在这个空隙里 , 怒气冲冲的寄件人找上了门 。 Peter试图对他解释 , “We are trying to help you(我们只是想帮你)” 。 没想到男子一把夺过包裹 , 执意要现场拆开 , “怕你们偷东西” 。也许因为没有更好的反击语言 , 那人两手拿着纸箱 , 嘴里开始加词:“coronavirus(新冠病毒)”“f*cking Chinese” , Peter一下子被点燃 , 和他对骂起来 。 邻居和路人也出来了 , 让那人“赶快滚开” 。 对方喋喋不休着 , 消失在拐角 。Peter开始意识到 , 让员工继续工作 , 除了健康风险 , 还有别的 。 按照纽约州的要求 , 堂食停了几天 。 股东聚在一起开会 , 算了算账 , 如果继续做外卖 , 能付得起员工工资、房租和其他费用 , 要不要继续?店里员工分成了两派 , 一派说要回家 , 另一派说继续做 , 至少能负担孩子的学费和一些生活开销 。“关了吧” , Peter行使了最后的决定权 。 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 , 家人是他内心重要的顾虑 。 要是传染了病毒 , 得不偿失 。 他知道员工们多少有些积蓄 , 这是华人的习惯 。 3月30日 , 美国财政部宣布了救济金发放措施 。 店里的员工基本每人都能一次性领到1200美元 , 加上州政府补助、失业金等等 , 一共大约3200美元 , 有孩子的还能再领500美元 。疫情最严重的四月、五月 , 由于Peter的妻子洋洋在部队做会计 , 常常接触去医院里搬尸体的美国士兵 , 不得不与家人隔离 , 一个人住在楼上 。 Peter买了一些医护用品送到社区医院 , 又把后院改成了菜地 , 在家中种菜 , 减少去超市的频率 。店铺关门 , 曼哈顿中城也很快空了 。 移民美国十年、早已习惯早出晚归的Peter , 突然闲了下来 。 下午三点的家里 , 父亲在帮忙照看孩子 , 母亲大概在午睡 , 妻子上班去了 , 家里很安静 。 他在卧室里躺着刷手机 , 客厅传来两个儿子玩耍的声音 。
■ 宋哲两岁时在村口玩耍 。33年前 , Peter出生在辽宁抚顺 , 母亲给他取名叫宋哲 。 小时候父亲在发电厂工作 , 母亲经营小餐馆 。 宋哲从小和外公外婆生活 , 和舅舅同住 。 那时舅舅在石油一厂文工团当演员 , 有时会带着小组到外婆家排练 。 碰上放假 , 宋哲也会跟着他到后台去看彩排联排 。 “从小就对这个舞台挺着迷的 。 ”
推荐阅读
- 纽约街头的“死亡陷阱”,后来成了经典桥段
- 纽约政府竟然给贫困的老年市民每人发1台平板电脑!
- 纽时:诉讼连失利 川普考虑走歪路硬连任
- 歧视的后果:纽约唐人街帮派暴力的兴衰
- 东北人不要一触即跳
- 她为大16岁丈夫生了13个孩子,丈夫死前却不肯见她
- 体育知识科普|狂言“懒得考清华北大”的16岁女孩, 终极成绩是多少分?
- 会笑的青豆|纽约高中“中文试卷”走红, 第一题网友就看懵了: 我上的是假学?
- 拜登获胜后,特朗普返回白宫,一路嘘声和中指…
- 纽约|连续飞行19小时的航班,中途不停留转机,乘客:完全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