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宝妈妈爱彤宝|家长气急:才2岁,还治不了你了?,自我、爱指挥人、喜怒无常( 三 )
比如说妈妈要洗鞋 , 但又不放心孩子自己在客厅玩 , 可以找个小刷子、小盆让他也洗自己的鞋 , 洗鞋不是目的 , 主要是把他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
?第五招:玩游戏 。
2岁的孩子迷上了假装吃、假装喝等等假装的游戏 , 其实就是角色游戏 。
家长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 , 可以把想要告诉他的注意事项加进去 。
比如 , 菜掉地上 , 弄脏了 , 不能吃了 。
比如 , 从沙发上跳下来 , 把腿摔疼了 。
因为他们听不懂解释和大道理 , 但是通过表演的方式 , 把事情具象表达出来 , 他们就会理解 。
文章图片
?第六招:看绘本 。
其实和玩游戏是异曲同工的方法 , 绘本可以把具体想让孩子养成的好习惯、不能做的事情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 孩子一看就懂 。
?第七招:反着说 。
想让孩子往东 , 你就说要往西;想让孩子吃饭 , 就说不要吃饭了等等 。
这招刚开始挺有效的 , 用得多了功效会减弱 。
?第八招:心字上面一把刀——忍!
这是终极大招 , 也是最后一招 , 没有办法的办法 , 谁让孩子是亲生的呢 。
当“自我意识”萌芽 , 同时社交、认知、运动等等都在快速发展时 , 他们自身会产生很多的矛盾 , 想做主却不能够 , 在这“第一反抗期”期间 , 家长首先要懂孩子们 。
最后 , 我要补充一点 , 千万不要和孩子讲大道理 , 千万不要 , 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
文章图片
这篇文章写于彤宝2岁多时 , 身处情境中最真实的感受和顿悟 ,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深有体会 。
1年多后回头再看 , 孩子现在比那时成长了很多 。
她虽然还会有固执己见的时候 , 但懂了一些生活日常中的是非对错;能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
在这3年多的育儿过程中 , 一边总结教训 , 一边改良方法 , 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 , 只能尽力去做 。
【彤宝妈妈爱彤宝|家长气急:才2岁,还治不了你了?,自我、爱指挥人、喜怒无常】我将继续和孩子共同成长!
推荐阅读
- 3岁女娃天生一张上相“巴掌脸”,其实是妈妈患病导致的罕见“小头娃娃”
- 学霸妈妈坐月子太无聊,选择破译美国高难度密码,获上百万奖励
- 宝宝不让妈妈抱?别怪他“无情”,错过认母期,想再挽回就迟了
- 孩子突然从叫“妈妈”变成“妈”?不光是变扭,还暗示了两种心理
- 生娃从一片尿裤开始——90后“成分党”妈妈
- 揪心!2岁男童被果核卡喉,因不懂急救方法,妈妈只能眼睁睁看着
- 日本小学生的午餐机制有啥不同?三种优势,值得中国妈妈借鉴
- 身高基因|爸爸VS妈妈,宝宝的身高由谁决定?
- 妈妈身上的这3种“基因”,容易遗传给儿子,早知道对孩子有好处
- 从准妈妈到新手妈妈:余生必定护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