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维也纳:欧洲人与奥斯曼帝国的命运转折
对于中世纪的欧洲来说 , 除了暗无天日的神权和君权统治 , 各国之间的战争和勾心斗角 , 还有一个重大的威胁 , 就是奥斯曼帝国的强势崛起 。奥斯曼帝国原本只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一个小酋长国 , 却在多代君王的努力扩张下 , 消灭了强大的东罗马帝国 , 占领了中欧、中东欧的大片领土 , 成为横跨亚非拉三洲的大帝国 , 对整个欧洲都构成了重大的威胁 。
但在多年凯歌后 , 奥斯曼帝国也开始极盛而衰 , 但她仍然想着击败西欧强国神圣罗马帝国 , 从而进入西欧 。1681年 , 神圣罗马帝国军队进入匈牙利中部 , 当地的新教徒们给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四世送去了求援信 , 穆罕默德四世也想借此踏入西欧 , 立即开始集结军队 。1683年 , 穆罕默德四世率领20多万大军 , 向维也纳进发 , 在途经贝尔格莱德时停留下来 , 军队交由大维齐尔卡拉·穆斯塔法继续率领 。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确定奥斯曼军队出发后 , 撤回了进入匈牙利的军队 , 并与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索别斯基组成攻守同盟 , 但两人都没有太多常备军可用 。7月 , 奥斯曼军队前锋逼近维也纳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带着一众亲贵仓皇逃离首都 , 斯塔伦贝格伯爵率领2万多名雇佣军和志愿者负责守卫维也纳 。奥斯曼军队将维也纳团团围困 , 并发起进攻 , 维也纳守军也采取多种反攻城措施 , 但在一个多月的对峙后 , 奥斯曼军队将维也纳城墙炸出一个巨大的缺口 , 但在守军的猛烈反击下 , 缺口被临时堵上了 。不久 , 奥斯曼军队再次炸出一个缺口 , 守军虽然又一次反击成功 , 但维也纳城内缺兵少粮 , 形势岌岌可危 。
就在奥斯曼军队认为维也纳唾手可得之际 , 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索别斯基率领2万多名援军赶到 , 德意志和东欧各地的4万多名援军也开始集结 , 准备向维也纳进发 。奥斯曼军队虽然人多势众 , 但他们同样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 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 。索别斯基成为联军统帅 , 亲率波兰军队作为右翼 , 奥地利皇家陆军中将洛林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的军队为左翼 , 其他军队作为中军 。奥斯曼军队加大攻城力度 , 企图一举占领维也纳 , 但守军在援军的支持下 , 士气得到提升 , 一次次击退进攻 。索别斯基首先命令左翼出击 , 奥斯曼军队虽然人多 , 但是战术落后 , 在战场上吃了大亏 , 但穆斯塔法坚决不退 , 因为他担心失败后会被苏丹处死 。在奥斯曼军队力量减弱的同时 , 索别斯基命中军和右翼出击 , 极大地打击了对手 , 穆斯塔法在溃败的定局下 , 悄悄带着亲信和财产逃走 , 其他人也开始动摇 , 最终变成一场大逃亡 。索别斯基指挥全军追击 , 奥斯曼军队遭遇沉重打击 , 不仅战死被俘无数 , 还有很多炮弹被缴获 。维也纳战役成为欧洲人和奥斯曼帝国的转折点 , 此后欧洲人对奥斯曼军队不再那么恐惧 , 反而有点跃跃欲试 , 奥斯曼帝国则开始步步退缩 , 走向了下坡路 。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奥斯曼史博士卡罗琳·芬克尔在《奥斯曼帝国》一书中 , 摆脱西方中心视角和东方主义 , 是英语世界第一部以内部视角描写奥斯曼帝国崛起至衰落历程的著作 , 它试图以一种更加中立的角度叙述这段长达6个世纪的历史 , 从而获得更多读者的喜爱 。从13世纪末建国起 , 到穆斯塔法·凯末尔在1927年全面掌权 , 建立现代化的土耳其 , 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和落寞 , 令人印象深刻 , 书中对奥斯曼的成就与文明特色展示 , 也值得细细品味 。来源;历史这样说
推荐阅读
- 默克尔:从物理博士到“欧洲大婶”
- 欧洲国家是在19世纪百年和平年代将势力扩张到东方
- 摩尔多瓦总统选举:亲欧洲的前总理桑杜暂领先
- 日本研究:新冠病毒变异后传染性更强 从欧洲扩散
- 川普翻盘难上加难!六大决战州计票和诉讼进度一览
- 欧洲力挺拜登的微妙信号: 美欧再次合围中国?
- 欧洲科技是如何走向一体化的?
- 川普宣布重大消息,欧洲股市暴涨,美股也将暴涨
- 好消息,辉瑞疫苗阻止了90%的新冠传染
- 最新研究特朗普出身欧洲皇室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