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之声|文史记忆 | 老金华城里的“秤杆业”( 二 )


第四道装钮 。 一个翻钮 , 两个天平 。 翻钮与两个天平间的矩离怎么定 , 决定了这杆秤下一步斤、两秤花位的布局 , 是关键工序 。 这三个钮装好后 , 随即在秤杆头、尾端镶铜皮 。
第五道是测准星 , 量尺寸 。 主要是用砝码在秤杆上测出斤两的位置 。
第六道是钻孔、装铁钮(麻钮);根据测验出来的位置为装铁钮(麻钮)钻孔 。
第七道是分秤 , 割秤花;师傅杆秤上测好的斤两及逢五、逢十 , 也有逢二进的重量位置凭借手上的技艺 , 在秤杆上刻画出诸如十二生肖、梅兰菊、孔雀、凤凰等图案 , 涂上金银色 , 作为计量读数的标记 。
第八道镶秤花 , 用铜丝或铝丝;称药材或贵重细软的会用纯金白银丝镶嵌 。
第九道磨平 , 上色;用绿矾配一种化工染料 , 使秤杆呈棕黑色 。
第十道抛光;用猢狲珠 , 金华人称“老哑珠”(山上可采 , 中药店也有售)反复搓擦 , 让枰杆锃亮、光滑 。
金华之声|文史记忆 | 老金华城里的“秤杆业”
本文插图

金华之声|文史记忆 | 老金华城里的“秤杆业”
本文插图

金华的杆秤业在20世纪50年代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 成立了“衡器合作社” 。 之后随着工业经济的升级换代 , 磅秤、电子秤等现代衡器在经济及人民生活的日常活动中 , 得到了普遍应用 。 杆秤业也在这种文明社会的迭代、更替中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 但是杆秤业作为一种历史存在 , 它对于社会进步、给人民生活曾经给予的许多方便和美好的回忆 , 仍然值得金华人民怀念 。
作者: 应炳富
监制:吴远龙、越华
金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金华之声|文史记忆 | 老金华城里的“秤杆业”】与金华综合广播 联合推出


推荐阅读